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0-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黔南会灯录-清-如纯-第1页

續藏經 黔南會燈錄
 清 如純輯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以九年面壁。獨契真機。隻履西歸。原無多說。至於立雪斷臂之徒。悉皆直參上乘。一心相印。又何語之足錄乎。雖然自佛法入中國。已有四十二章。即盧老出東甌。亦著譚經妙論。又何語之不足錄乎。黔居邊鄙。佛法罕聞。明末宼亂。四方禪侶。咸避地乞食。於其間。或著衣持鉢。不墜家風。或挂板懸槌。洪宣法教。於是諸家各有語錄。於中片語接人。吐辭見道者。亦不乏也。但以遠在天末。不獲廣播中州流傳海內。善一大師。心竊惜之。廼不辭跋涉。徧歷諸山。博采各家語錄。集之成帙。名以會燈。過余求序。欲授之梓。余謂之曰。甞聞。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語言文字。固不足以見道也。今公集諸家之語。得無謂道在是乎。曰唯唯。否否。昔道副有言。不執文字。而亦不離文字。以為道用。今諸家之語。雖造詣不無優劣之殊。識力或有淺深之異。然皆繫籍宗門。表彰吾道。故某欲投之名山。公諸勝剎。具眼者自能辨之。庶不致謂黔地邊方未聞佛法也。是則某之志也夫。余曰。有是哉。不在語言。而亦不外於語言。不執文字。而亦不離於文字。是誠教外別傳也。因弁言簡端。
  旹
  康熙壬午嘉平月紫池集山道人程春翔書於北隴之偶石齋中

佛法與聖教無二。聖教洋溢中國。極而至於日月霜露所照墜處。莫不有聖人之教焉。嗚呼盛矣。佛法徧一切處。恒沙世界。無不同沾化澤。初無此豐彼嗇之殊。而或隱顯互異者。則必待乎時之至焉。時未至強之弗行。時至矣遏之弗止。而旋轉乎至與未至之間者。則端賴英傑者出。肩荷斯道。殫心思竭勞瘁。積歲月之功。以底於成。固未易易言之也。昔夫子刪詩。而不錄楚風。說者以為孔子外之。不知其時禮樂教化獨盛中土。自荊以南歌謠未著。故采風者。無得而錄焉。今楚風已絕。盛於諸夏矣。黔南遠在天末。去中原萬里。其民風樸遫。山川嶮巇。聲教幾所勿及。即拈花一脈。自唐宋以迄勝國。是少聞焉。天龍善禪師。慨然起任其事。蒐羅散失。取明季諸老。以至於今。行超明實。四輩語錄。共若干卷。裒然成大集。名曰黔南會燈錄。少室一燈。於是徧照乾坤矣。癸未夏送板入藏。過余問序。余因慨黔南佛法泯沒數百年矣。不謂顯揚之時乃在今日。使無苦心大力如天龍者。則將終於勿彰。近而諸方。遠而後學。孰知從上有此一派宗師法要哉。或從上諸老。其光明會當出世。故於常寂光中。默相天龍以成盛舉。抑天龍即是祖位中人。以現在身。點檢前生自家物。自然精當。從此黔南佛法。與中原分道揚鑣。互相雄長。厥功顧不偉哉。天龍既以佛法為己任。今東南法派紊亂極矣。如孔子之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使猖狂草澤之徒。不得妄自位置以淆宗統。廓清之功。又邁越茲錄一等矣。葢此在彰善。而彼在癉惡。皆春秋之義也。是為序。
  旹。
  康熙歲次癸未年桂月。
  予誥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加二級長水杜臻撰。
源啟
予行脚東南。經諸大剎。每於休夏之際。披閱傳燈。見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諸省。惟黔中未見片言點墨。不禁掩卷而歎曰。聖賢不擇地而生。佛法徧一切處。何吾黔之獨無也。是人以地囿耶。抑佛法有偏耶。予抱此念。週旋烟水十數餘年。及至歸里。每思唐宋時所集者。葢謂吾黔宗教未訖。泯泯無傳。固無論矣。若自明迄清。風聲所樹。吾黔宗教已廣。且各家亦有語錄流行。卓然可觀。較量諸省。不相上下。何近代竟無傳也。豈聖賢果擇地而生耶。佛法洵非普徧耶。予是惄焉有感於斯也。但深究其源。總以關山迢遞。郵簡莫及。故令操觚者。無由收集爾。予不敏。敬矢厥志。不憚寒暑。躬歷諸郡。彙收全黔諸家語錄。綴以管見。編輯成書。名曰黔南會燈錄。竊欲就正明眼。刊送入藏。待後高明遠達公心普德者出。再行撰集。以資採收之萬一。庶幾後世披覽。無遺憾焉。
凡例
此書宜彙諸省。並古今同編。庶覽者。知淵源有序。但稽藏內。諸省歷代諸祖語錄。不啻汗牛充棟。流傳已廣。故不復贅。亦且學疎慧淺。識寡力微。恐貽培山沃海之譏耳。  集此書。原為黔南。幾經兵燹。誠恐先輩語錄散失無傳。特為收集。寄藏以遺後學。  此書所收。惟黔語。豈敢希補法門。不過假之以表黔善合諸省。咸稱佛國。以見東土正法徧流無間隔也。  撰集規式。古例止收上堂小參示眾機緣拈頌法語等類。其雜著空名不載。惟黔地遠人稀。弗能效例。凡在苦心力行之內。無論有錄無錄。雜著一槩並收。庶存名以備後考。非敢奉情濫贅。  諸師亦有僦居行化者。惟在黔語句收之。其餘弗敢備載。  論宗派雖云五家。近來惟洞濟兩宗行世。在黔屬濟兒孫居多。洞下僅有數人已。俱於卷首。註出來源。  考吾黔宗風。興自明末。自燕居老人暨語嵩雲腹和尚三人入黔。為破天荒也。燕師乃行字堂頭。所以此書先從行字起。至實字止。餘待後續。  自明迄清。凡倡道於黔。諸師語錄。亦有預刻入藏者。今復搜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