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28-中国撰述史传部诸宗通传-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元-昙噩-第98页

致流通。仁壽二年。詔送舍利於衛之福聚寺。紅赤二光。照灼近遠。四年詔曰。朕秪承肇命。撫育生民。遵奉聖教。重興像法。而如來大慈。覆護群品。感見舍利。開導含生。朕已分布近遠。皆起靈塔。其間諸州猶有未徧。令更請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諸州。依前起塔。所請之僧。必須德行。可遵善解法相。庶能宣揚佛教。感悟遇迷。宜集諸寺三綱。詳共推擇。錄以奏聞。當與一切蒼生。同斯福業。遵乃承命搜舉。頗叶時論。又詔三十餘州。起塔函藏舍利。一時入塔。遵復送至隆聖寺。瑞相具別錄。俄詔知寺任厥績允懋。大業四年五月十九日。卒於興善。壽七十九。其著述有大統鈔五卷行世。
  當隋之初。道洪法騰法淵等。並有聲之士。正像之綱維也。後皆不知所終。
隋法進
早年師事益州綿竹縣。響應山玉女寺輝禪師出家。後從定法師受十戒。恭謹謙恪。常依輝研習水觀。寺之竹林棲四虎。每進入定。虎則馴繞左右。如扞衛狀。人跡為絕。隣之樵者。竊窺之。無所見。獨見湛水凝止繩牀上。因再投石其中。既而進出定。覺心痛。徧詢之得其故。明日使其人。於定時必盡去所投石。痛即差。開皇間。皇子秀。以蜀王之國治成都。而妃患心腹殊劇。時白厓鳴鶴諸方士。皆莫治。遂遣長史張英。即其寺請起進。進不可曰。吾住茲山。且八十年。其性之無所動搖。與木石類。強之有死而已。既還報。王益遣官屬車從奉迎。不少懈。進守志愈奮厲。王怒躬造其地。將加罪。及見進。顧復戰汗。不能自已。遽曰。禪師慈悲。望救病苦。進徐應曰。殺羊取心。以充庖厨。則羊之痛有甚於妃者。王曾不少加愛焉。今妃稍痛。而愛如此。則王之於情念重。而道念輕矣。尚何以召我哉。王亟慚愧懺悔。遂出山。且不肯騎乘。請自以杖屨隨王後。頃之則先二日至。造堂見妃。妃亦流汗。疾從而脫然。施帛五百匹。納衣伽黎什物等。進令盥手。執所施物。祝願畢。而悉送輸之法聚寺。助營構。即辭去。當是時。王獨與妃見進足高去地可四五寸。大業十三年正月八日。終于山中。
隋真慧
姓陳氏。河北陝人。少為父母逼妻之。非其志也。年甫冠。罹二親憂。因亦遣累。入道於鄉之大通寺清禪師所。時則開皇十二年也。既受具。依靜洪律師習毗尼。再閱寒暑。乃詣詢禪師於衛州林落泉。究定學焉。歲餘頎挹風槩。詢公授以分燈之記。俾住山西陶研。未至。十八年。慧由白鹿山柢百家巗坐夏。或謂。首山麻谷尤勝絕。秋遂趨蒲坂。築室以安四眾。贏粮躡[尸@憍]。蔚成叢社。歷十有八載。而獲利益者。不可殫紀。然獨傑昂二子為稱首。仁壽四年。詔住栖巖寺。大業元年。餌黃菁辟穀百日。而貌愈敷腴。其徒有竊效之者。不能也。徙居杯盤谷。虎為之避。雖僻遠無測景之器。而起居飲食。不失常節。若有神物以相之。大業十一年。十月七日。以疾卒於麻谷。春秋四十七。闍維塔舍利如法。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三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戒學
  弘法科(四)
唐僧晃
綿州涪城南昌馮氏子。軀幹頎碩。貌氣雄毅。學博材敏。幼負鄉里譽。甞夢手持日月。坐太虗中。自視光采晃然。因即以立名焉。苦求父母出家。父母恐其逸去。夜繫兩足屋柱上。忽自解。乃歎曰。志之所在。天地鬼神從之。況他物哉。父母感悟。使依彖法師受業。夙夜匪懈。卒通大小乘學。會梁末周初。法復淆濫。晃獨操守。非類弗親。登壇之後。偏攻十誦。周保定間。進習僧祇。又稟心法於曇相禪師。及開禪師等。既而遐邇頌德。聲達天朝矣。武皇帝詔於明德殿法集。授職本州三藏。有隋啟祚。仍以僧正。匡御本州。益部欽風。前後州主。皆授戒香。開皇十五年。別置頭陀眾於所住之振響寺。以導墮窳。仁壽後。率寺眾轉藏經。周而復始。供給嚫施。一出檀越。武德初終於所住。春秋八十五。方其將終之際。蓮池竭。慈竹凋。薔薇冬時盛華。識者以為榮枯兩瑞。必有生滅之徵焉。
唐吉藏
安息國人也。祖以避仇居南海。父遷金陵。而生藏焉。時西竺真諦三藏昉至。父攜之以見。諦曰此兒吉祥之所聚也。遂以名。父亦出家。名道諒云。諒平生苦節寡倫。乞食聽法無少怠。每持鉢歸。必跣足入塔。徧獻佛像。然後分施。至雖涕涶便利。皆以手承。祝施眾生所應食者。其篤謹之行。始終無歉。然每攜藏聽興皇寺道朗法師講。甫七歲。遂依朗出家。而採涉日至。年十九為眾覆述。精辨鋒起。獲譽揚邑。具戒之後。其聞轉盛。陳桂陽王尤所欽禮。隋混壹。遂東遊止嘉祥寺。敷暢如常。時開皇末。煬帝在蕃邸。置四道場。招徠賢彥。召居慧日寺。復於京師。置日嚴寺。教旨又以藏居之。曇獻禪師。請開法華。七眾繁擁。財施填積。既以建諸福田。且為十無盡藏。付獻行檀。卒成曲池大像。偉特高顯。見者翹勤。不能自已。
  齊王暕邀藏私第法集。一時至者。六十餘人。仍推藏為論主。沙門僧粲自號三國論師。最先徵問。往還四十餘番。藏體貌閑暇。辭彩秀發。飛激注射。霶然有餘。四座皆動容而退。王欲更延兩日。眾亦莫之敢抗矣。
  大業初。寫法華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