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增修教苑清規
元 自慶編述
教苑清規序
天台教苑清規舊甞刻寘上天竺山之白雲堂後燬弗存今圓覺雲外法師自慶懼久將廢墜乃取故所藏本重加詮次正其舛誤補其闕軼而參考乎禪律之異同為後學復刻焉昔者竊聞之儒以禮立仁義離禮於仁義不可言儒佛以律持定慧離律於定慧不可言佛故雖佛以一切種智攝三界必先用戒菩薩以六波羅蜜化四生不能捨律蓋自中土有佛法以來僧多居於律寺至百丈始別立禪居此清規之所由作也且古今殊時人情亦異帝王制禮不能無所損益佛氏之為法其何獨不然律儀如聖人之有經禮雖非後世所便習而未甞不傳於今清規如先儒之有家禮雖皆一時所訂定而未甞不本於古百丈創為清規以輔律而行天台大師兼善毗尼其後人亦因叢林之日用而折中之以匡持其教今教苑清規是也歷歲滋久諸方所守百丈遺法已互有不同山家宜有不能與之盡合者若夫通其變而以時措之其致一也雲外師方究心路業而能垂意於威儀節文之細如此內外交相養之功可謂兩盡之矣非來者所宜取法歟是用不揆其凡陋承命為序系諸篇首云爾。
至正七年夏三月甲子金華黃溍序
自山家教門所論行事於經則有法華三軌弘經之術四安樂行之戒於傳則有國清百錄教行錄天竺眾制其書粲然靡不備矣若乃漸漬聖訓講肆積年三業四儀自然合道上下浹洽眾用和睦教道湮微大抵學者安於苟簡流於俗習動作飲食之間揖讓伏興之節或愆禮正圓覺雲外法師清規之書所以立也識者足以副其誠昧者足以防其失蕩近世之流弊創千載之宏規可不務乎。
至正七年春住天竺靈山教寺比丘大安序
至哉大雄氏之化權也行己化他兼該無遺矣使諸祖之居鷲嶺乞食城中安禪樹下行己之道則同使諸佛而住叢林三千威儀八百細行化他之法亦不得而廢焉及茲像教之季眾愈盛而道則微法愈興而魔則熾噫亦必有由矣往歲龍翔咲隱師校正百丈清規定為九章綱領粲然將以救夫禪林之弊今圓覺雲外師復脩教苑清規折中古今釐為十類類以小序標表之視白雲堂舊所傳則加詳焉嗚呼禪林之規既如彼教苑之規又如此規乎矩乎在夫據大床大席者發號施令躬行而人率化則何憂夫魔之弗弱道之弗隆也是則名為報佛恩而國恩之報亦不外是是知從魔事者辜皇上之心行數規者其續慧命之種歟且國朝先教而後禪律是不可不脩其書以張教本於是集也雲外師請翰林學士晉卿黃公為之序序所不及者復俾野人掇而補之善業所在夫何敢辭因時紀事覽者勿責其蕪穢焉。
至正七年七月七日靈石山登善菴主張 雨書
增修教苑清規目錄
天竺大圓覺教寺住持比丘 自慶 編述
卷上
祝讚門第一
聖節 每日祝讚 景命四齋日祝讚 藏殿祝讚(初八日廿三日) 千秋節 善月
祈禳門第二
祈禱 接官 祈晴 祈雨 祈雪 救日 救月 遣蝗 謝晴 謝雨
報本門第三
如來降生 如來成道 如來涅槃 國忌 智者大師忌 諸祖忌 開山歷代祖忌 嗣法師忌 檀越忌
住持門第四
議舉住持請新住持
發專使 專使到彼山 專使特為新命煎點 山門管待住持并專使 新命辭眾上堂茶湯 西堂頭首受請 專使特為受請人煎點 付承嗣法衣 山門管待受請人并專使 受請人辭眾
新住持入院
入院 山門請新命齋 開堂祝壽 山門特為新命茶湯 當晚普說 檀越祠堂祖塔炷香諷經 管待專使 留請兩序 報謝參訪出入 交割什物 兩班勤舊煎點新住持
住持常用
朔望上堂 朔望僧堂并寢堂點茶 會兩序耆舊茶湯位次 會西序茶湯 特為大諸山煎點 諸山到方丈煎點住持 施主入山 諸山相訪(尊宿 尊長 法眷 嗣法 平交 鄰對)
退院
兩序門第五
西序頭首
前堂首座 後堂首座 懺首 書記 維那 知客 侍者(燒香 書狀 請客 衣鉢)
東序知事
都監寺 監寺 副寺 典座
列職
知殿 知藏 知浴 淨頭 水頭 莊主 監收
請名德都講 兩序進退 侍者進退 頭首寮舍交割什物 方丈管待新舊兩班 請兩班歸位
攝眾門第六
鬀髮儀(白席 諸師 謝恩 策導 禮佛 落髮 付衣 皈依 開嚴 祝贊) 受戒護戒辨道具
三衣 坐具 鉢 偏衫 裙 直裰 濾水裊 錫杖 主杖 如意 拂子 淨瓶 香爐奩 刀子 數珠
遊方參請 求住 參堂 大名勝作住 江湖名勝求住 遷齋 謝掛塔 請益
卷下
安居門第七
出草單 出圖帳 啟沙水 結制 都寺特為住持首座大眾湯 讀清規榜 住持特為首座大眾茶 前堂特為住持後堂大眾茶 住持兩班點行堂茶 直日須知(爾須知式) 修大悲懺法 住持開講 經行諷誦施生 布薩儀(附梵音聲圖) 都講頭首開講 維那點讀 三科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