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以教分大小其言碩乖若云無情即不應云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云無情。
碩大也若云等者迷悟相奪從迷從事謂情無情何性之有從悟從理情無一如孰分彼此更計情無故云不合。
△三問答二初重徵。
客曰涅槃部大云何竝列。
涅槃部屬大乘何故竝明墻壁非性。
○次重答二初敘意總非。
余曰以子不閑佛性進否教部權實故使同於常人疑之今具為子委引經文使後代好引此文證佛性非無情者善得經旨不昧理性知余所立善符經宗。
○次引經二初總引證同。
今立眾生正因體徧經文竝以虗空譬之。
○次正引二初引佛說會正因同。
故三十一迦葉品云眾生佛性猶如虗空非內非外若內外者云何得名一切處有請觀有之一字虗空何所不収故知經文不許唯內專外故云非內外等及云如空既云眾生佛性豈非理性正因。
○次明迦葉設難二初明難由。
次迦葉問曰云何名為猶如虗空佛乃以果地無礙而答迦葉豈非正因因果不二由佛果答迦葉乃以權智斷果果上緣了悉皆是有難佛空喻法喻不齊。
如來說圓實果力無畏等答虗空喻迦葉舉權教果難使不齊。
○次明迦葉立難二初立難。
故迦葉云如來佛性涅槃是有虗空應當亦是有耶。
○次明佛答二初雙標兩意。
佛先順問答次復宗明空。
○次雙釋二初釋初意二初引經權文三義。
先順問云為非涅槃說為涅槃非涅槃者謂有為煩惱為非如來說為如來非如來者謂闡提二乘為非佛性說為佛性非佛性者謂墻壁瓦石。
○次問出經意有權有實二初問出經意。
今問若瓦石永非二乘煩惱亦永非耶故知經文寄方便教說三對治暫說三有以斥三非故此文後便即結云一切世間無非虗空對於虗空佛意以瓦石等三以為所對故云對於虗空是則一切無非如來等三。
○次重難四初難令空成有順權智斷。
迦葉復以四大為竝令空成有故迦葉云世間亦無非四大對四大是有虗空是無對何不名有迦葉意以空無對故有之大也。
初言世間亦無者迦葉見佛對大虗空立世間空世間之空名四大空以為所對大虗之空是一大空以為能對所對空者良由能對故云世間亦無等世間即四大空非四大對即大虗空四大下竝四大是有對法對空亦名空大虗體無對對四大應名有故文結云空無對故有之大也例如正因雖譬虗空空非斷無亦可類權緣了而得名有文中四空為竝初兩句牒佛所立四大二句兩竝難何不名有結空成有初意者非大對大令世亦無(非大即大虗世間即四大)次意者四大有虗無對對大亦有故云何不名有餘二如文。
○二明佛順答。
佛於此後捨喻從法廣明涅槃不同虗空若涅槃不同餘二亦異。
○三引前結難會歸實意。
故知經以正因結難一切世間何所不攝豈隔煩惱及二乘乎虗空之言何所不該安棄墻壁瓦石等耶。
○四辨實正因異權緣了。
佛後復云空與涅槃雖俱非世攝涅槃如來有證有見虗空常故是故不然豈非正與緣了不同。
如來涅槃權教緣了常住虗空即實理正因故不同也。
○次復宗三初出邪空遮於外計三初舉來意。
次佛復宗顯空非有故恐世人以邪計空為佛性喻更以一十復次而遮其非。
○次正明邪空自有十文。
△初破心所。
初云世人言虗空者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見佛言此即心所三世所攝語似心所故佛破之世言身內何殊心所。
初言語似等者無色等故似無表色不相應行心所法也一一文云世言者結斥偏執有情為佛性者。
△二破光明。
復次外道言虗空者即是光明佛言亦是色法世言身內何殊色法。
第二計空是光明也。
△三破住處。
有云住處世言身內豈非住處。
第三計空住於空處。
△四破次第。
有云次第世言身內必須隨身剎那時運。
第四計空次第不亂故舉剎那隨滅隨空而難世執。
△五破三處。
有云不離三法一空二實三空實佛言若言空者有處無故若言實者空處無故若言空實二處無故世言身內猶闕外計空及二俱。
第五三法者一計空處是空二計實處是空三俱計二皆空。
△六破可作。
有云作法如去舍等世言身沒與真相應則同作法。
第六言作法者除物方空類如造作故以除舍而用釋之。
△七破無礙處。
有云無礙處佛言有分有具若具分者餘處無故世言身內餘處則無。
第七言無礙處者顯有處無空也言有分有具者如身舍中空名為分空大虗中空是具空也。
△八破與有竝合。
有云與有竝合佛言合有三種一如鳥投樹二如羊相觸三如二指已合世言身內如二指合。
第八言與有竝合者空與有竝也故佛舉三義難之雖俱是竝竝義不同其義自壞初義一動一不動第二二物俱動第三二物俱不動良由有邊有空故得二指竝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