竝判其臧否。辯其差當。
此明諸家造論得失也。詳者支法詳。支遁弟子。從師姓氏。汰者竺法汰。竺道猷弟子。支法詳造實相論。竺法汰造本無論。俱有得失。高僧傳中。此二人相繼為名賢。六家七宗。其七義。爰者緩也。短義。延者長義。此十二論中多有辯爭是非長短。臧者善也。否者惡也。差殊的當俱不契佛心中道也。梁釋寶唱造俗法論一百六十卷。內引述宋莊嚴寺高僧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分成七宗。第一本無宗。第二本無玄妙宗。出第一本無宗。第三即色宗。第四義合宗。亦云識合宗。第五幻化宗。亦云如幻宗。第六心無宗。第七緣會宗。亦云體會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為二宗。故成七宗。言十二者。續法論云。下定林寺釋慧鏡。作實相六宗論。先設客問二諦一體義。然後引六宗義答之。第一家以理實為空。凡夫謂有為有。空即真諦。有即俗諦。第二家以色性是空為空。色體是有為有。第三家以離緣無山為空。因緣成山為有。第四家以心從緣生為空。離緣別有心體為有。第五家以邪見所計心空為空。不空因緣所生之心為有。第六家以名色所依之物實空為空。世流布中假名為有。前有六家。後有六家。合成十二。故云爰延十二也。臧否者。前六家判第四為臧。餘五家為否。後六家論中辯前五家為差。後五家為當。
唯此憲章無弊斯咎。
憲者法也。前十二家皆有是非之弊。今肇法師四論無有此弊。但是而無非也。
良由襟情泛若。不知何係。譬彼淵海數越九流。挺拔清虗。蕭然物外。
良由者多以也。序主美肇師襟靈情田泛泛然。如淵深之海竝無畔岸係屬也。故云譬彼淵海。譬訓譬也。數越九流者。美肇師文筆如海不落數量。九流者有二。一依人。二依境。依人者俗諦。仲尼之學如海。諸子百家如分九流。一儒家流。二道家流。三墨家流。四名家流。五雜家流。六農家流。七縱橫家流。八法家流。九小說家流。二依境名九流者。亦謂之九江也。此是夏禹疏決天下洪水分為九江。流入大海。一曰烏白江。二曰箘江。三曰蚌江。四曰烏江。五曰嘉美江。六曰畎江。七曰源江。八曰廩江。九曰提江。序主美肇師四論不落數量如海也。負生知之性靈心正直。如豫章之木。標表拔萃於眾木也。識情清淨虗明曠大於萬物之外。冥契法身之理。更無一法一人過越於肇師也。
知公者希。歸公採什。如曰不知則公貴矣。
知公者希。此一句借老子道德經中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彼章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唐玄宗注云。吾言說契理故易知。事簡故易行。老君又云。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玄宗注云。天下滯言而不悟。事順而不約。故莫能知莫能行。老君又云。言有宗事有君。玄宗注云。言者在理。理得而言忘。故言以無言為宗。事者在功。功成而不宰。故事以無事為君。老君又云。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玄宗注云。夫唯世俗之人。無了之知。是以不知我無言無事之教。老君又云。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玄宗注云。了知我忘言之教意者希少。法則我不言之教意至貴。老君又云。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玄宗注云。被褐者晦其外。懷王者明其內。故知者希少。序主變老君我字作公字。時人只歸伏四論之文字耳。
△第三慶幸遭逢
達猥生天幸。逢此正音。忻躍弗已。饗讌無疲。每至披尋。不勝手舞。誓願生生盡命弘述。達於肇之遺文。其猶若是。
猥生者多生也。天幸者不期而自然。逢遇也。正音者指此四論也。是真正之文契佛心也。饗者食時也。讌者眠臥時也。序主自謂。披閱四論日久無倦。手舞者借子夏詩序云。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表忻躍之極也。肇之遺文者。指四論也。誓願不輕捨耳。
況中百門觀爰洎方等深經。而不至增乎。
況者比況相類也。序主指肇之四論。比類中觀論百法明門論及方廣華嚴等經。更無一字增加也。
△第四排斥譏嫌
世諺咸云。肇之所作故是誠實真諦。地論通宗。莊老所資猛浪之說。
世諺者世俗無稽之譚也。肇師亡後滯執名相教者。譏毀肇之四論。其文是誠實論中真諦義。十地論中通宗義。更以莊老書中言辭緣飾相資。猛浪之說者。莊子齊物篇中借一句。是無根本不精要之辭。此外人譏毀也。古之既有譏謗。今之鬭爭嫉妬更多。只如嘉祐中滕州東山明教禪師契嵩。進上仁宗皇帝正宗記十二卷。尋敕令頒入譯經院。隨與藏經印布天下。恩賜獎譽。古來未有如此者也。當時醫僧子昉富有衣鉢。遂於蘇臺招集淺學禪律者。造作文字。毀謗禪宗。復命相識官人冠序刊之。古今有此外道也。
此實巨蠱之言。欺誣亡沒。街巷陋音。未之足拾。
巨蠱者大毒之言。肇師亡後。以此毒害陋音。欺聖罔賢。固不足採聽也。佛在之日。尚有五千增上慢者。而況今之乎。
△第五申述元情
夫神道不形。心敏難繪。既文拘而義遠。故眾端之所詭。肇之卜意豈徒然哉。良有以也。
神道不形者。謂法身無形像。如太虗空。心敏難繪者。謂般若無知。亦難相狀求也。繪者寫邈書畫也。謂法身與觀照般若。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離諸名相。文拘義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