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3-三论宗

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三论宗-肇论新疏游刃-宋-文才-第28页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瓔珞中盛葡萄漿蜜以上王。如是經三七日。王顏和悅。阿闍世王知之。即勅內官閉母深宮。時韋提希被幽閉已。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乃至佛於山沒即於王宮出等。勝鬘下。即波斯匿王女。仰即慕也。祈。請也。夫人經略云。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等。智則下。由智相即令身無礙。法報名真。無去來故。他化皆應。應機起故。
  疏。自此等者。謂非有非無之義通體及用故。約用故則亦非有知亦非無知。故下云。道超名外因為之無等。皆目體也。又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等。目用也。故疏云兼通有知。諸心心下。略釋如前。緣有下。釋有不自有。託緣而有。故論云。以其有有等。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
  疏。初句等者。對妄釋真。真非緣生。非緣生故。聖人之心不因緣有而有。既是非有之有。故有其真。有成非有句。以有其無有。故則成非無句。疏釋太簡。
  疏。欲明等者。前略示真妄不同。今此細明兩殊就答前難。以前難云窮虗極數等。數謂妄心妄境也。體其性虗故能極數等。如下示之。今躡妄示真。為下非有非無之義因。初二句下。影喻相。響喻妄。名者質之與聲皆喻妄心。謂心下。疏亦太略。若具釋者謂能現有無之心即黎邪三細中現相也。此心能現一切六塵境界。一切境界不出有無也。以有此境牽起內心。內心者即事識智相等也。智相於此相續分別謂有謂無。依此影響之境而生一切名相。即論中計名字也。名相既立。依名取相種種攀緣。疏中指同起信。故此釋之。不依此論釋義不盡。大乘下。亦龍樹菩薩造。人喻現相。羅人喻有無等。自畏喻智相等。四麤分別。大意云境由心起。不知即心已為迷謬。而又從之種種分別愛不愛等。又倍迷也。故起信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等。
  疏。初句等者。躡前不有有下文也。謂妄心則隨有而有。隨無而無。聖心不爾。故云廢也。翻前等者。謂聖心非相因而起。疏亦至略。今再示之。心無影響者。謂聖智清淨絕有無諸相。言象莫測者。謂聖智非名可名非相可相。亦離攀緣妄念也。道絕群方者。道即般若也。由非名相。所以能窮其虗極其數。由窮極故。所以妙盡而冥符。無寄如疏。
  疏。初三句等者。前則即俗成真。今乃即實名權。
  疏。此論等者。疏乃通論上下之義。此中下。揀斷常也。論略云超名就句。故疏具云雙超名相。然般若下。論初已釋大意無殊。勝熱下。即善財所參一善友。經云。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太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云云)。大疏略云。勝熱者。於五熱中成勝行故。體煩惱熱成勝德故等。四面火聚者。四句般若燒惑薪故。中有刀山者。無分別智最居中道無不割故。高峻下。高而無上難可登故。又云四句即四邊。取則燒之。離則成智。故大論第十八云。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炎。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列子天瑞篇云者。趙襄子狩中山。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也。火過徐行而出。人也。襄子怪而問曰。奚道處石。奚道入火。人曰。何物為石。何物為火。襄子曰。而向之出者石也。向之涉者火也。人曰不知也。釋曰。不知是火。亦有冥通於物。物無所違。而火與刀山即是法門。彼何與斯。
  疏。舍利下。即大品意。謂知一切眾生亦不得眾生。即知而無知之義。照明品中照一切法。知也。畢竟淨故。不知也。引三慧品證無為而不為可知。
  疏。初句下。羈。係也。此下等者。謂答前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細示如前。前後照對方知論旨的然可解。
  疏。初句等者。以前遺民云而今談者欲求聖心之異等。故今舉而責之。隨聲下。十地論釋示說分齊中文。論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誑他。四者謗佛。五者輕法。雷同者。謂春雷一發百蟄同起。今取同義。俱出下。彼四十一篇云。大方無隅。大器晚成等。用其文不取其義。廉隅。廉稜隅角也。前識下。彼三十八云。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今謂前境所發之識謂之前識。
  疏。由前下。謂即言定旨等。通成此二見也。
  疏。不合下。中論云。因有而生常。因無而生斷。
  疏。初二句下。潛用大鈔。謂緣生恒無性。無性恒緣生。理事無礙也。
  疏。初二句下。可物。執取於物也。紛紛紜紜。廣多之貌。三假者。仁王經大意云。法假即相也。名假即一切諸名。受假者。謂妄想領納也。陳。列也。如不真空論釋之。真空下。即還源觀序。初二句。迷真智而成妄想。次二句。迷真如以成名相。物非下。境空也。受取下。心空也。名相性空即圓成性。大論四十一云。取色取名故名為受等。
  疏。不取下。依境辨心靡無也。意云。名相即虗而令智照自寂。實相妙存靈知昭昭。若依大論釋之。不取者取之成過故。不捨者捨之失益故。
  論。此攀緣等者。論出經意。謂離心緣相。
  疏。初句等者。疏示頗略。今復釋之。智之生者。妄智之心依名相而生。法本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