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4-法相宗

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法相宗-八识规矩纂释-明-广益-第2页

初映境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現量。所緣之境即屬性境。性者實也。即實根塵相分境有實種生。以現量具三義。一現在簡過未。二顯現簡種子。三現有簡無體。法護法云。五識唯緣實五塵境。即不緣假相分。故名性境。但任運緣。不作行解。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現量。且如眼識緣青黃赤白四般實色時。其實色上長短方圓假色雖不離實色。有眼識但緣青等實色不緣長短假色。長短假色唯意識作長短分別緣。俱舍云。眼色但能了青。不能了是青。意識了青亦能了是青故。又眼識緣青境自相時。得青色之自相。若後念分別意識纔作解心。即帶名言。便是共相。屬比量也。故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唯五識緣五境時。具四義故。得法自相。一任運。二現量。三不帶名言。四唯緣現在境。故名得法自相也。問。五根依何教理證是現量。答。圓覺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可證五根現量不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後。終不捨怨取親愛妍憎醜。例如耳根不分毀讚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揀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澀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若剎那流入意地。纔起尋求。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便落比量。則染淨心生。取舍情起。以五識唯緣現在。不緣過未。但只一度。故云性境現量。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問。五識現量本無善惡。與八同體無有分別。何與第六通不善性耶。答。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指五識也。又曰。五六相須。以隨念分別時與嗔等惡所俱起。故成不善。問。何為相須。曰。五由六而方生。六由五而明了。前五與六為明了門。六與五為分別依。是相須理。
  眼耳身三二地居
  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三界分為九地。欲界一地。名五趣雜居地。具有八種識。色界四地。謂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今言二地者。謂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也。以欲界五識全具。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既不受食亦不聞香故亦離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居者止也。謂此三識亦止於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身不知觸。以入定中而此三識亦無。故云居止於此耳。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頌五識具三十四相應心所也。識論云。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心王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雖諸心所名義無異。而有六位種類差別。謂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惑有六。隨惑有二十。不定有四。合五十一。此五識於六位中唯闕不定。言徧行五者。徧。周圓義。行是遊履義。緣境義。徧行一位具四一切。謂一切性。即善惡無記三性也。一切地。即三界中九地也。一切時。即過現未來及一剎那時也。一切俱。即八識俱通也。問曰。何以前五具徧行五所耶。答。五八同體。本識具此五法。又能徧一切識。然此五法。心起必有。故前五亦具此耳。別境者。謂別別緣境而得生故。以欲等五法不徧心故。唯徧三性九地。以四境別名為別境也。四境者。謂欲所樂境。所決定境。於慣習境。於所觀境。慧則於所觀境揀擇斷疑。是其體用也。問曰。何以前五具別境五心所耶。答。前五任運緣境。率爾同時。俱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各引自類種子。各各緣境不同。且如眼根緣色則不同耳根緣聲等。以各各不同故。識具此別境五法也。具十一善法者。以五識是性境現量。故具此耳。問曰。五識既是性境現量。如何有根惑三隨惑中二大八十染心所耶。答。五識本無染法。緣五識起時。以第六為分別依。第七為染淨依。故挾帶染法與之俱起也。若小隨十法各專有主。故不具耳。以五識任運無矜恃執持之力。故無根惑之見.慢。以了境分明。故無疑與不定。故五識但具三十四耳。
  五識同依淨色根
  此頌五識依根得名也。五識隨依色根立名。具有五義。曰依根之識。根所發識。屬根之識。助根之識。如根之識言依者。五義之一也。言淨色者。揀非浮塵。又言依根擇非依境。境但為所緣。無發識用。如根壞時。設若有境。識亦不起。唯根能發。故曰依根。非浮塵者。以彼虗假有損壞故。故名為浮。又無見聞覺知之用。名之為塵。故楞嚴云。浮塵根眼如蒲桃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是也。以有損壞。故非五識之所依耳。言依淨色根者。楞嚴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以見精映色。結色成根等。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故名淨色。以此淨色即無明殼也。亦名勝義根。謂於眼等一八淨色如淨醍醐。有此性故。眼等識生。無即不生。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不同浮塵虗假損壞。此無損壞。故亦名勝義。不同浮塵無見聞等。此能覺知。故亦名勝。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是也。問。淨色根畢竟是何物。答。此無見有對色。雖有質礙而非眼所得見。比量所知。非現量得。如何可指。然此識精圓映五門。隨浮根之照用。是知浮根則有五而淨色唯一。故曰元依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