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4-法相宗

6-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法相宗-八识规矩补注证义-明-明昱-第8页

轉)。或無心時。皆容現起(結顯因中轉義。故名皆容)。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即下品轉)。此後展轉。乃至上位。若非有漏(即中品轉)。生空智果。或無心時。皆容現起(結顯因中轉義。故云皆容)。何名上品轉耶。曰。究竟位中。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名上品轉。第六識章竟。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頌第七識。於三境中。唯帶質境。於四性中。有覆無記。於三量中。唯非量耳。言帶質境者。以心緣心故。中間相分。從兩頭生。連帶生起。通情本者。釋帶質境。第七見分。是能緣心。恒起執故。故名為情。第八見分。是所緣境。為本質故。故名為本。中間相分。從兩頭生。故名為通。能緣之心變起相分。似本質故。名為帶質。此意相應。四煩惱等。是染法故。障礙聖道。隱蔽真心。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何名何義。名曰煩惱。曰。一者我癡。謂即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故。二者我見。謂即我執。於非我法。妄執我故。三者我慢。謂即倨傲。恃所執我。心高舉故。四者我愛。謂即我貪。於所執我。深耽著故。以具四惑。隨緣第八見分當情。執之為我。第八見分。為本質故。本非是我。妄執為我。不稱本質。中間相分。兩頭變起。本非是我。妄執為我。不稱相分。兩不稱境。故名非量。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頌第七識相應心所。唯大隨八。徧行五。別境五中之慧。根本惑中貪癡見慢。共十八所也。問。唯識論云。有義此意心所唯九。前四後五。合為九故。何與八大。及慧俱耶。曰。若無昏沈。應不定有無堪任性。掉舉若無。應無囂動。便如善等。非染污位。若染心中。無散亂者。應非流蕩非染污心。若無失念。不正知者。如何能起煩惱現前。若無不信。懈怠。放逸。如何論說此三心所。染心相應。故染污心。決定皆與八隨煩惱相應而生。慧與我見為體性故。故亦宜有。問。根本六中開見成十此何唯四。曰。有我見故。餘見不生。由見審決。疑無容起。愛著我故。瞋不得生。故此識俱。煩惱唯四。何緣此識。無餘心所。謂欲。希望未遂合事。此識任運。緣遂合境。無所希望。故無有欲。勝解。印持曾未定境。此識無始。恒緣定事。經所印持。故無勝解。念。唯記憶曾所習事。此識恒緣現所受境。無所記憶。故無有念。定。唯繫心專注一境。此識任運。剎那別緣。既不專一。故無有定。善是淨故。非此識俱。又忿等十。行相麤動。此識審細。故非彼俱。無慚無媿。唯是不善。此無記故。非彼相想。惡作。追悔先所造業。此識任運。恒緣現境。非悔先業。故無惡作。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眾緣力。有時暫起。此識無始一類內執。不假外緣。故彼非有。尋伺。俱依外門而轉。淺深推度。麤細發言。此識唯依內門而轉。一類執我。故非彼俱。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頌第七識。自性行相。皆是思量。故恒相隨第八見分。執之為我。論云。思量為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行相。意以思量為自性故。即復用彼為行相故。由斯兼釋所立別名。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恒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思量無我相故。恒之與審。於八識中。四句分別。一恒而非審。謂第八識。彼不執我。無間斷故。二審而非恒。謂第六識。以彼執我。有間斷故。三亦恒亦審。即第七識。此能執我。無間斷故。四非恒非審。謂前五識。彼不執我。有間斷故。故護法云。五八無法亦無人。六七二識甚均平。五八無執。六七有執。是均平義。五八一恒一非恒。六七一恒一非恒。亦是均平也。有情日夜鎮昏迷者。鎮。安也。謂第七識。恒執我故。則令有情。恒處長夜。安於昏迷。而不自覺。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牒前染所與識相應。故令有情日夜昏迷。障真義智。蔽聖慧眼。其由煩惱為害耳。六轉呼為染淨依者。轉。謂轉易。有轉變故。故前七識。通名轉識。依謂所依。即是根義。亦是緣義。故第六識。染淨位中。必以第七為所依根。若前五識。染淨位中。依意轉故。顯揚論云。末那恒與四惑相應。或翻相應恃舉為行。成平等行。應知此意。通染不染。故頌中言。染淨依也。有漏章竟。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頌第七識。下品中品轉智義。謂末那識。初地初心。轉成無漏。相應心品。亦轉無漏平等性智。由第六入雙空觀故。問。第七轉智。何由第六入雙空觀。曰。第七唯俱生。無分別惑故。以無分別。於緣境時。唯任運轉。無力斷惑。故登地時。自不能轉。由第六識。入生空觀。礙此第七。我執不生。法執猶存。故有頌云。單執末那居種位。平等性智不現前。由第六入生法二空觀故。礙此第七我法二執不起。故有頌云。雙執末那歸種位。平等性智方現前。居者居住。歸者歸藏。雖礙我執。居住種位。法執猶在。故智不前。二種歸藏。現行永伏。智得轉也。此即第七無力斷惑。由第六識斷分別惑。轉二空智。第七仗之。得下品轉。復有頌云。分別二障極喜無。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種現。金剛道後總皆無。修道即第八地。以八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