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習教持律我愛不斷者。非正定也。是故參禪習教持律者。總要頓斷我見愛種者。方入聖道之果也。切不可得少為足誡之誡之。問。云何得入正見耶。答。悟後專念。習唯心旨。達色本自空寂。心境杳無。無少法見。非但超越外道。亦得頓超羅漢偏真果見。何故。以了一切法者。決定無一切法也。內外杳無。永斷疑惑。凡見一切法者。即是見心也。心尚不立。況有境乎。故經云。無智亦無得者。始見如來淨法身也。以得離垢眼故。可不信哉。
又云正定。又二一者如前心修四禪四空定等。依佛破我愛見。入九次第定。先入四禪定中通比量見。是定中獨頭。又九次第定。滅盡心意識處。忽然頓悟偏真。無少法得而不斷滅者。即小乘中定。是生空也。
二者。如前云。心境杳無。得唯心旨。無少法得者。即悟色本自空。離相即佛。肇法師云。真空無名。真色無形。方是大乘。二空真如也。乃至如來果地。亦復然也。何則。前是七地。入八地修道分圓果耳。今如來者。證道分中之果。亦無少法可得。何則八華藏界。離諸見故。八三際海無剎那故。問。以何為體。答。以無分別現量為體。華嚴出現品云。如來境者。以無境為境故。是如來境也。信矣。又問。前修道未圓。通比量觀。寄名定中獨頭。見實相故。次修道分圓。智境杳無。頓證無生。人忘牛寂。觸境圓成。沒大千者。是寄名現量境也。答。如來果地。入三際境無剎那者。是真現量也。至矣。以上四種獨頭論釋也問云。三性三量通三境耶。答。三境三量前已論過。今云通者。如人隔墻打鳥。偶聽鎗聲。即率爾心起。成善成惡等境。由初聽聲。即性境成現量。落於意地。即似帶質境。是比量。錯聽境者。是非量。然真帶質境不通現量。通比量非量故。如人向日有善惡種者。即觸境現量比量等三境。俱成善性境。若向日好殺生者。聞鎗聲性境現量比量等。即成惡性境也。以上初句已竟。
三界輪時易可知
論曰。云欲界色界無色界由善惡種子。成引業滿業之因。故成輪迴六道苦樂之果也。故頌云。易可知也。
相應心所五十一
論曰。於善惡等。共有五十一心所法者。於八個識中。各與何識相應耶。答。如五徧行心所。應八個識故云徧一切心。又五別境心所。亦在六識。若慧心所。依外道見。通七識故。若八大隨。通七識相應。中隨及貪嗔痴等。與五識相應。見疑慢惡見。三心所。與七識相應。通外道天故。又忿等十心及四不定心。俱六識相應共成五十一心所法也。即除去三十七心所。還有十四個心所。在六識中收者。即今一一論之。今初先論十心所。有五個隨貪根本。有五個隨嗔根本耳。論曰。五個小隨屬貪痴者。一謟。二誑。三覆。四驕。五慳。云何名謟。謂外實內虗。假莊聲勢。令人可敬。扇誘眾心。令人供奉。引利獲已。故名為謟。論云。為罔他故。施設異儀以曲為性。障正直心為業。屬貪分中收。
云何名誑。謂外現有德習修聖位。有似出言誠實引人信伏。種種供養。故名為誑。論云。為求利譽。現有己德欺詐為性。障誠實正念為業。屬貪分中收。云何名覆。謂以自有過。恐他人知。失於利名。故藏己失。屢不懺悔。故名為覆。論云。於自作罪。不令人知恐失名利。故隱藏己非為性。能障不覆懺過為業屬貪分。兼于痴。
云何名憍。謂以自縱心。各事順我為樂。倘有不順我意。動口罵詈。淫殺盜妄。由此而增。故名為憍。論云。於自盛事。深生樂著。醉傲順己為性。增長一切雜染等為業。屬貪分中收。兼與痴。共。
云何名慳。謂於己財。如割身肉。乃至父母師長眷等。尚不能捨。況外求耶。故名為慳。論云。耽著己財不能惠施為性。障止行捨為業。屬貪分中收。
云何名忿。內有財勢。或自力強欺壓可損。小不順意。即刻面叱。如火爆流。故名為忿。論云。依對現境。不順己事憤發為性。障慈恩不報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恨。謂他有勢。及有財力。竟不能報。或孤寡貧賤等苦。受人欺壓懷惱已久。故名曰恨。論云。因他忿欺。受冤難解為性。障不惱捨念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惱。謂以諸所求不遂。所借債率之不還。或父子兄眷等冤會不離。故名為惱。論云。觸境不饒益事。暴戾為性。障止能忍。息諍為業。屬嗔分中收。云何名害謂以無慈念心。顧己為事。由為他奪利奪名。故暗損他。傷他父子及于眷等。破他家產。或用官勢。因事損他。故名曰害。論曰。於諸有情無悲愍心。損他為性。障止不害為業。屬嗔分中收。
云何名嫉謂以見他獲利名譽過勝。不來敬奉于我。故名曰嫉。論云。見彼有勝。失我名利生惱為性。障止不惱不妒為業。屬嗔分中収。亦兼屬貪分中耳。
以上十心。俱屬貪嗔。亦兼痴分中收。此之三根本。及十心所者。名不善性。在六識中業最為強也。三界內。惡道因果。皆此力成。可不痛哉。
次論四不定心所者。一尋。二伺。三睡。四悔。由或成善。或變成惡。故名不定心也。
云何名尋。云尋者。或觸五塵境中。落于意識中。尋善尋惡等未定。以想心未準。故名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