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辨依地。四辨能入人。五入方便。六明真相業用。七明真相時分。八明真相差別。九辨諸門相攝。
第一釋名者
初列後釋。列名者。一真見道。二相見道。引證可知。釋名者。初通後別。通名者。無漏正智。照理名見。故成唯識第九卷云。初照理故。亦名見道。道者遊履義。三乘行人。遊履於此。趣二果故。或是通運義。通運行人。至二果故。或隨所證故。此解為正。見即是道。持業釋也。雖後照理亦名為見。此在冣初。故得名見。雖標總稱。則別名也。如色處等。別名者。體離虗妄。證理斷障。故名為真。故成唯識云。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道義如前。真即見。亦持業也。或真是理。見者是智。證真之智。名為真見。依主釋也。相見道者。相者類似義。從真後起行解觀智。法彼功能。非正證斷。似類於真。若依此釋。相體即見。故名相見。見即是道。並持業也。或相者相狀。狀前真見。變如智緣。見帶相生。緣相之見。依主釋也。
二出體者
總有五種。一尅性體。以其根本後得二智少分為體。真相別故。故瑜伽論七十二云。現觀智諦。現觀云何。答緣非安立諦慧為自性。邊現觀云何。緣安立諦慧為自性。此二見道。即彼攝故。又唯識云。此智生時。體會真如故。相中三類。言智忍故。二能所作體。即用定慧二法為體。故對法云。謂世第一法無間所得三摩地鉢羅若。及彼相應等。釋云。由無分別奢摩他毗鉢舍那等。為體相故。又云何引發如是功德。依止清淨四靜慮故。定為所依。智為能依故。故知定慧合為體者。據能所依。三相應出體。以二十二心及心所。以為體性。雜集論云。諸心心所。為助伴故。四據眷屬。五蘊為性。於見道中。有聖戒故。雜集論中。一切俱行菩提分法。通諸體故。八道支中有七支故。五相從出體。隨其所應。平等性智。及彼心所。二十二法。若非此者。彼是何収。且約五種。若約三性。百法三科。思准可知。問依百法等。餘體可知。其道共戒。是何法攝。准對法論。法處唯有受所引色。此道非彼故。答別解脫類故。亦是彼収。又亦是受所引。謂先發心。要從他音。受此教法。後方入見故。若爾獨覺見道。云何言不從他音。解云。據近方便。顯彼根勝。故不相違。此解為正。
三辨依地有二
初見道所依。次辨入心所依。見道所依者。瑜伽六十九云。唯依諸靜慮及初近分。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准知五地有此見道。若餘處有。何不依入。如諸修道。通餘地有。通依餘入。此既言唯。明唯五地。七十一云。三依五依生。謂智諦現觀。及邊戒二。何知即此文。問云。若智諦現觀。離眾相故。名無分別。云何依有尋伺。依可得耶。故知見道。唯五地有。若通於餘。應不說唯。問何故不依中間無色。餘近分耶。答初入聖道。要假勝力。中間無色。無極明利勝無漏故。中間多亂。梵王居故。無色之中。定增智劣。不平等故。餘近分中。無無漏故。瑜伽一百云。復有九依。能盡諸漏。除第一有。近分之中。既無無漏。於彼見道。如何得有。若言雖無斷道。有遊觀者。亦應說除。有頂唯遊觀。文中說除故。又六十九云。所餘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無出世智。故聖弟子。從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故知彼無。有義通依前三無色。及於中間。第一百云。九依盡漏故。又六十九云。此六現觀。幾依未至依。乃至。依無所有處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餘依一切依可得。餘依一切既無簡別。故知前三及中間定。亦有見道。言唯依諸靜慮。及初近分入。并三依五依生者。據能入心及起者說。不障彼有。前說依通。後以生簡。若彼非依。依中應簡。又此諦現觀。據入見說。三依五生。若約後起。通餘四地。不爾。三無色及中間定。應無斷道。餘觀皆非能斷道故。詰前師云。若有見道處。即令依入者。大乘之人。見道應唯第四定有。大乘之人。非依餘入故。若言下地。雖有劣故不入者。前三無色等。類此應然。
次釋辨依何地心入者。三乘不同。且如大乘頓悟漸悟人。方便通餘。圓滿正入。唯第四定。入勝見道。託冣勝依故。唯識第九。是誠證故。二獨覺乘入見道者。彼有二類。謂麟角部行。部行有二一者直趣。二從聲聞得果迴趣。得果迴趣者。更不入見。麟角及餘部行。若見道。先以六行。伏無所有已下麤惑。既伏下惑。明知已得九地之定。此即通依四靜慮入。不依近分。得根本故。問既得四靜慮。何不唯依第四定入。答有漏易起。無漏難生。雖彼定。不必皆能依第四入。要極熏修性利根者。方能依入。如起願智。假極修故。或百刧練根。唯依第四。餘者不定。或可俱依。聲聞趣果尚許得依。獨覺利根。何理不許。三聲聞人。總有三類依地不同。一唯依近分。謂次第人。及超初果。二依近分。及根本入。謂全離欲未離欲。初定欲者。雖已離欲。欲有得根本。不得別故。或全離欲。欲必依根本。入期心趣彼根本定故。既已離欲。即得根本。以除餘障故。三有通依。四謂隨所應。乃至。遠離無色前三已下地染。此二唯超。非次第者。
四能入人者
三乘不同。第一大乘。分為二類。謂頓悟漸悟。頓悟之中。復分為二。一辨依身。二辨人數。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