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16-中国撰述礼忏部-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唐-宗密-第1页

續藏經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唐 宗密述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圓覺經修證儀
卷第一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等法事
  道場法事
卷第二 圓覺道場修證廣懺文
  禮懺法
卷第三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法事
  第二上述圓頓法等  第三述一部經
卷第四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法事
  第四上讚懸譚  第五上文殊章
卷第五 圓覺道場禪觀法事禮懺文
  第六上普賢章  第七上普眼章
卷第六 圓覺道場禪觀法事禮懺文
  第八上普眼章(述二空觀)
卷第七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
  第五上普眼章(述法界觀)
卷第八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
  第十上金剛藏章  第十一上禮五十三佛
卷第九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
  第十二上彌勒章一  第十三上彌勒章二
卷第十 圓覺道場禪觀等法事禮懺文
  第十四上彌勒章三(知欲可厭已下)  第十五上彌勒章四(由本貪欲已下)
卷第十一 圓覺道場修證廣儀
  第十六上淨慧章  第十七上威德章
卷第十二 圓覺道場修證廣文
  第十八上威德章(起幻銷塵觀已下)
卷第十三 圓覺道場修證廣禮讚文
  第十九上辨音章  第二十上淨業章
卷第十四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等法事
  第二十一上普覺章
卷第十五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等法事
  第二十二上圓覺章
卷第十六 圓覺道場修證禮懺廣文
  第二十四上賢善首章  第二十五上嘆佛般涅槃
卷第十七 圓覺道場禪觀修證廣文
  坐禪法(前五門)
卷第十八 圓覺道場修證禮懺文
  坐禪法(後三門)
圓覺經修證儀目次(終)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等法事卷第一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道場法事七門
  (一觀修 二簡器 三呵欲 四棄蓋 五具緣 六嚴處 七立志)(已上唯第一卷)
禮懺法門八門
  (一啟請 二供養 三讚歎 四禮敬 五懺悔 六雜法事 七旋遶 八正思)(已上通一十六卷。初卷具八。餘一十五卷唯七。除啟請故也)
坐禪法八門
  (一總標 二調和 三近方便 四辨魔 五治病)(已上第十七卷)(六正修 七善發 八證相)(已上第十八卷)
  ○道場七門
  一 勸修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讀誦思惟頓教大乘了義經者。欲修不可思議圓通理智者。欲見毗盧遮那。文殊普賢。三聖性相身者。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通達無礙者。欲得聞十方諸佛所說法門。一念悉能受持。通達不忘。演說無障礙者。欲得與文殊普賢十二上首。十萬大士。及諸菩薩。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共為伴侶眷屬者。欲得一念中不起滅定。徧至十方佛土。供養諸佛。於諸佛所見種色身。作種種神變。放大光明。說法普度眾生。令入不思議一乘者。欲得破壞四魔。淨諸煩惱。破根本無明三毒四倒。除見障業障報障。乃至滅一切障道之罪。見身入菩薩正位。具一切佛自在功德者。當於空閑寂靜之處。依圓覺了義經。一百二十日中。或百日中。或八十日中。一心精進。修習圓覺普眼觀門。及奢摩他等三種觀門。先於三七日中。施設毗盧遮那文殊普賢形象。目覩心想。至誠禮拜。懇到懺悔。深發誓願。願滅如上所說罪障。願得如上所說功德。過三七日。一向攝念。滿所期限。必得斯益。所以者何。此圓覺經。是頓教大乘。諸經中之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共演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是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故行者。應當不計身命。盡未來際。修行此法。況三期限而不懈怠耶。問曰。佛道長遠。百日修行。卒有何益。答。教是頓教。若能依此頓修。於觀行中。得初後無二(初者初發大心。後者畢竟佛果。無二者。華嚴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涅槃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與佛一體(華嚴說。佛心眾生三無差別)。圓頓大益(文在普眼章)。及三種觀成之益(文在威德自在章)。至下當說。
二 簡器
(若簡三期坐禪之器。僧尼士女互不相通。僧及男子許同。尼及女人許同。若簡三七日禮懺之器。則四眾皆通。但尼及俗眾。須在壇外。餘堪與不堪等。如文中自述)。堪任入道場禮懺人。略有三類。一起行入證。二滅業成信。三熏種結緣。初中欲修證者。必須先訪真善知識。如達磨心地宗中代代承稟正解悟者。或天台宗中精通三觀三諦者。諮求秘妙。乞示心法。令自分明了達心性。然後聽受圓覺經疏。首未通會。無所疑慮。又僧尼士女。各依本戒。受持清淨。然後可入道場專志尅證。何以故。緣此禮懺詞句。一一是觀智之境。稱性之文。若不通經悟心。則難得文意。但成聲韻不印自心。觀行無由成就。若在道場。方得法主開示。即纔貪領義。何暇安禪。若破戒不悔。即心畜垢念。何堪習定。欲求證相之人。必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