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飄同(心地觀云。凡夫不觀自心。故漂生死海。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三世如來。法皆如是。受苦深遠。了無邊涯。喻如大海)。
亦名此煩惱以為羈鏁。能繫眾生於生死獄。不能得出故。
四。見煩惱如羈鏁。羈。紲也。繫也。如馬之韁。人繫之亦自業力致之。人被煩惱繫。是無繩自縛。急以智刀斷之。非為早也(大經云。如大香象。能壞鐵鎖。自在而去。智慧者。善業力多。惡業羸弱。能發露懺悔。除諸罪業。惡業既除。何患生死獄不破。而身心不自在耶)。
所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絕。惡業無窮。苦果不息。當知皆是煩惱過患。
由如怨賊之煩惱。羈鏁眾生于瀑河大海。故有六道等。六道者。一天道(三界諸天)二人道(能持五戒守五常)三修羅道(鬼畜人天所攝)四地獄道(八寒八熱等)五餓鬼道(九種十類等)六畜生道(胎卵濕化等。亦名六趣)。六道果報。總有三種。謂苦。樂。捨。由惡業為因。感三途苦報。由善業為因。感人天樂報(四州六欲)。由不動業為因。感上界差別報(色無色界。又三界中苦樂身。是別業正報。所居勝劣器界。即苦樂依報)。牽連。亦名輪轉。謂生已。復死。死已。更生。生死不停(如天上死。人間生等。傳傳分柝。可知。無常經云。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四生。胎。卵。溼。化也。依殼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潤而生曰溼。無而忽有曰化。業有三。一善。二惡。三不動。此三業用能招六道。不絕不息。三界因果。輪迴無間故。煩惱過患即惑業苦。應上諸煩惱報(不能懺悔。不遇善友。不聞正法。即是三障。今既幸逢佛菩薩大清淨智慧人。又遇清淨究竟解脫法。自可翻三障成三德矣)。
是故今日。運此增上善心。求哀懺悔。
是故。指煩惱過患三障之故也。運。即行人清淨心中志誠力。慚愧力。懺悔力。默密齊轉也。善心。即前七種心。翻惡從善故。又藉佛菩薩慈悲心力。令能悔過。是于善心加上一層。故云增上。所謂煩惱。成般若矣。所謂罪過。成法身矣。所謂怨賊瀑河羈鎖等大患。轉成解脫矣。如斯善利。皆從上求佛菩薩悲哀心力。及行人懺悔力而得也(又善心有二。一即前七種心。二如相宗說。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遲〕行捨及不害。上引聖言及懺悔竟。下列罪業名)。
(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在人天六道受報。有此心識常懷愚惑繁滿胸[袖-由+金]。
心識等根前意業來。心識是能藏。愚惑(無智不信不求解脫故)是所藏。懷者。包藏也。愚即無明。標諸惡心所之本。繁。多也。既曰常懷。又曰多滿。則惟惡無善生。後無邊量。惱亂文胸襟。胸次襟懷也。
或因三毒根造一切罪。
貪。嗔。癡。是根本六中之三。藏于藏識。則諸善心所為之消忘。故云毒。又能生長一切罪惡。故曰根。三毒轉。便是三聚淨戒矣。三毒根。是業因。由因作業。故云造一切罪。下倣此。
或因三漏造一切罪。
三漏(出阿毗達磨論)一欲漏(欲界)二有漏(上二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三界無明)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漏落三界。故名漏。
或因三苦造一切罪。
三苦(三受為因)一。苦受生苦苦(三界已苦。欲界更苦)。二樂受生壞苦(樂壞時苦。等於三途)。三。不苦不樂受。生行苦(即處中苦。通於無色)。
或緣(即因字)三倒造一切罪。
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為三。由三倒故。苦者計樂。樂者計苦。常計無常。無常計常。無我計我。我計無我。不淨計淨。淨計不淨。豈非顛倒。(出涅槃經第二)
或貪三有造一切罪。
欲有。色有。無色有(即是三界)。三界因果不忘。曰有。
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惱亂一切六道四生。今日慚愧皆悉懺悔。
如是等罪。總收上三毒至三有罪作結。後倣此。大經云。夫無量者。名曰無邊。邊不可得。故名無量。
又復(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四識住造一切罪(識。南藏無)。
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是為四。(出阿毗曇雜論)
或因四流造一切罪。
一欲流(欲界惑。除見癡)二有流(上二界惑。除見癡)三見流(三界見)四無明流(三界癡)亦名四軛(并下四取。皆出唯識論)。
或因四取造一切罪。
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為四(能取自身相續不絕。故名取)。
或因四執造一切罪。
一生執不生。二不滅執滅。三斷執不斷。四不常執常。執。猶取也。并下四緣。出圓覺疏。
或因四緣造一切罪。
一因緣。諸法和合。二次第緣。心心數法。三所緣緣。法無所依。四增上緣。法無所得。
或因四大造一切罪。
四大。即妄身。地。水。火。風。假合而成者(內四大也。其外四大。可知)。
或因四縛造一切罪。
貪縛。嗔縛。戒取縛。見取縛。此四不出三界。不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