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66页

為色。禪為樂。無漏為力。能降伏魔 十四蜱肆經。鳩摩羅迦葉。以種種喻。斷蜱肆王無後世見。又以種種喻。令捨見。捨欲恚怖癡。乃受三歸。行布施。但不至心。僅生叢樹林空宮殿中。
  長壽王品第七 一長壽王本起經。為鬥諍比丘。說長壽王及長生太子事。比丘不改過。佛以神足至阿那律等三人住處。見其習無事而讚之。并為修天眼法 二天品經。佛為比丘說自己修行得光明事。凡八事。謂見形色說乃至曾生此天等 三八念經。阿那律陀作是七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及知足遠離精勤正念定意智慧。一一對。明佛知其所念。便往讚之。并為說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得。非從戲樂戲行戲得。是名八大人念 四淨不動道經。說三種淨不動道。三種淨無所有處道。一淨無想道。及說涅槃聖解脫 五郁伽支羅經。為一比丘略說法要。謂四念處應與三定四共俱禪并修。亦修四無量心。必得果證 六娑雞帝三族姓子經。為阿那律等。三年少說離欲法。乃至說授四輩生處記義 七梵天請佛經。佛知梵天邪見無常計常往為說法。并訶魔說。令梵天得正見 八有勝天經。仙餘財主。請阿那律飯。問大心無量心義。阿那律為分別之。并說光天淨天徧淨光差別因果 九迦絺那經。八百比丘并世尊。共為阿那律作衣。佛勅阿那律為眾說法。從信心出家。持戒護根除葢得禪。乃至證六通三明。是名迦絺那法 十念身經。為諸比丘廣說念身法。成就十八功德 十一支離彌梨經。拘絺羅訶質多羅象子比丘。不恭敬。不善觀。并為其親友比丘。說種種退失法喻。於後象子。果捨戒還俗 十二長老上尊睡眠經。因目連晝眠。佛為說除睡法。并說究竟梵行法 十三無刺經。因諸比丘知聲為定刺。佛為更說犯為戒刺。嚴飾為護根刺。乃至欲恚癡三刺。唯阿羅訶離之 十四真人經。佛為比丘說恃善法者。為不真人法。不自貴賤他。為真人法 十五說處經。教阿難訓誨年少比丘說處。謂應說五盛陰。內六處。外六處。六識身。更樂覺想思愛。六界。緣起。念處。正斷。如意。四禪。四想。四無量。四無想。四無色。四聖種。四果。五熟解脫想。五解脫處。五根。五力。五出要戒。七財七覺八正。又說頂法。及頂退法。
  穢品第八 一穢經。舍梨子分別內有穢外無穢。各有二種。不知如真者。皆最下賤。知如真者。皆最勝。為勝買銅盤喻。又說盛糞盛食喻 二求法經。佛說比丘宜求法。莫求飲食。又說上中下弟子隨師。不隨師功過。舍梨子因即廣明三可毀三可稱法。及說中道斷欲斷貪等。又有中道。謂八聖道 三比丘請經。目連說比丘應請諸尊教我。訶我。莫難於我。及說成就戾語法。及善語法者。過失功德。并說照鏡之喻 四知法經。周那說比丘知法不知法者。猶貪稱富。及富稱貧 五周那問見經。佛為周那說漸損法。發心法。對法。昇上法。涅槃法 六青白蓮華喻經。佛說有法從身滅。有法從口滅。有法但從慧見滅。謂能修身戒心智。如蓮。水生水長而不著水 七水淨梵志經。佛因水淨梵志。告諸比丘。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地獄。謂邪見。非法欲。惡貪。邪法。貪。恚。睡眠。掉悔。疑惑。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慢。大慢。憍傲。放逸。若不污心。必至善處。為梵志說淨洗。以善法偈令梵志悟 八黑比丘經。因黑比丘喜鬥諍。佛說不可愛及可愛法。亦說惡馬良馬喻 九住法經。佛說比丘。於善法有退有住有增。須自觀知善不善法。求斷求增。如救頭然 十無經。舍梨子說淨法衰退。及轉增之由。又說斷惡修善。如救頭然之喻。
  因品第九 一大因經。佛為阿難。廣明緣起甚深。又明七識住及二處。於此知如真者。名慧解脫。兼修八解脫者。名俱解脫 二念處經。說三世諸佛。皆斷五葢。住四念處。修七覺支而證道。因廣明四念處觀 三苦陰經上。因異學亦言。知斷欲斷色斷覺。比丘以此白佛。佛為分別欲味欲患欲出要。色覺亦爾 四苦陰經下。釋摩訶男。生染恚癡法。佛為說欲味欲患。若知如真。不為所覆。便得無上息 五增上心經。比丘欲得增上心者。當數數念於五相。一念相善相應。二觀念惡患。三不念念。四以思得漸減念。五以心修心。受持降伏 六念經。分別諸念作二分。欲恚害念作一分。無欲恚害念作一分。若生欲恚害念。須不受。斷除吐。若生無欲恚害念。須速修習廣布。次應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得定。向法。次法。乃至證四禪。斷諸漏 七師子吼經。謂斷一切受。知欲受戒受見受我受以無明為本。無明盡者。不復更受此四受。尊信此師。信此法。具戒德。敬同學。乃堪師子吼曰。此有第一第二三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 八優曇婆羅經。實詣居士。詣異學園。異學欲以一論滅瞿曇。如弄空瓶。佛至其園。為說苦行穢不穢法。總名不了。亦說正解脫法。異學屈服。但以魔力所持而不發心 九願經。因一比丘心願。佛與慰勞共語說法。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於空靜處。佛乃廣述比丘所應願事 十想經。謂若計地是神。便不知地。不知地即是神。彼便知地。乃至一切悉皆如是。
  林品第十 一林經上。料簡四種所住林。或不得正念等。雖有四事。不應住。或可得正念等。雖乏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