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八力士至十六士。舁无少动。楼逗告言。纵倾城人。亦莫能举。世尊平等。令诸人天。得福无异。棺乃自举。升虚空中。高一多罗树。从拘尸城。西门而入。东门而出。复南门入。从北门出。绕城七匝。菩萨声闻。帝释诸天。即持宝台花盖。空中随覆。幢幡音乐种种供养。地上空中。充塞弥满。悲泣哀恸。一七日已。大众即扶如来紫磨金身。安庠出棺。置于宝床。持妙香水。灌洗既已。内以兜罗绵褁。外以妙 千张。如法缠之。仍旧入棺。满注香油。诸天及人。各持无价旃檀沉水。结大香楼。棺置其上。持炬茶毗。火悉殄灭。大众号恸。不知如来何缘未毕。帝释答言。必待迦叶。迦叶既至。棺自然开。即现二足。千辐轮相。出于棺外。迦叶见已。恸哭作礼。足还收入。于是力士。烛炬爇之。终竟不然。迦叶告言。大圣宝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焚。何况汝力而能烧耶。如来胸中三昧之火。随声而发。迸出棺外。渐渐茶毗。经于七日。香楼乃尽。时四天王。与江河神。急欲舍利归去供养。见火未灭。即以水沃。厥焰转炽。楼逗语之。一居天上。一住海中。汝收舍利。各还本处。地居之人。如何得往。而供养耶。二众负惭。乃退。偶帝释天。持七宝瓶。及供具至。其火顿息。视棺俨存。及其千 缠佛身者。里外各一张。宛然如本。帝释白众。请佛所许右牙。舍利已竟。是时八大国王。竞争舍利。帝释化一梵志。名曰屯屈。前谏诸王。为民主者。宜无有诤。舍利均分。令诸国土。皆有塔庙。开发盲俗。贵知有佛。使普得景福欤。佥曰善哉。共命屯屈。均为八分。各与一罂。诸王得之。悲喜交集。香华幢幡。迎还本国建塔。尚余灰炭。莫不收什。亦谓之灰塔炭塔。以永供养。而为佛事。(宾澄二函参用)。
泥洹经云。佛涅槃。至庆历六年丙戌岁。一千九百九十四年。(澄字函第一卷)。
自庆历丙戌复至绍兴。二十七年。岁次丁丑。通前凡二千一百卅五年。
常住品
○幻来生亦何尝生 幻去灭亦何尝灭
宗门统要云。洛京佛光如满禅师。因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在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帝又问曰。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知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师曰。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第二门
○次辩教门究竟 庶使学者知归
原道品
道无彼此元来一 教有权渐方设三
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华严经云。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黎字函第五卷)。
辩正论云。太昊本应声。大士。仲尼即儒童菩萨。先游兹土。权行渐化。愍济五浊。宣布五常。(明字函第一卷)。
破邪论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既字函上卷)。
三归宛尔同三畏 五戒何曾异五常
破邪论云。修道阶次。心行非一。皆缘浅以至深。藉微以为着。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受三归也。三归。如君子之三畏。而又五戒。断杀盗淫妄语饮酒。与仁义礼智信同。(既字函上卷)。
弘明集云。仁者。不杀之戒也。义者。不盗之戒也。礼者。不邪之戒也。智者。不醉之戒也。信者。不妄之戒也。(典字函第三卷)。
教兴品
吾佛下生光及处 此方千载教来时
破邪论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大地震动。夜五色光。入贯太微。遍于西方。作青红色。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此时佛初生也。至穆王即位。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暴风忽起。林木伤折。大地震动。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此时佛涅槃也。
金容入梦教西传 舍利呈祥法东振
破邪论云。后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偶梦。金人巍巍丈六。飞至殿庭。光明炳耀。顾问群臣。通事舍人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得道者。其名曰佛。陛下所见。得无是乎。帝遣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同往西域。求迎佛法。至月支国。遇迦叶摩腾。竺法兰二梵僧。带白 。画释迦像。四十二章经。白马驮之。邀至洛阳。乃永平十年。此土有三宝之始也。明帝问摩腾曰。法王出世。何以化不及此。摩腾对曰。迦毗罗卫国者。乃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三世诸佛皆于彼生。凡有愿行者。悉生于彼。受佛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