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95-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第185页

一路。多属冥谛。迷于本觉。生灭徒然。不了目前。有无俱妄犹不感和盘托出之恩乎。
真切金刚义
不见古之英雄。如汉高祖以布衣提三尺剑。假为义帝发丧之师。于诸暴虐王侯手中。夺得天下。及见沙中偶语。殿上击剑。乃思制作法度。始于今日识天子之尊。又于沛丰见诸父老。乃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此皆真英雄。到真切所在。始有此真愤激。真畏惧。真慷慨。决非后人扭捏得出描写得出。如汉高到此岂能即了帝王之局哉。纵于后来杀叛臣。困白登。屈后妃。嘱平勃。安刘氏恐此心尚未能即尽也。夫高祖不过为杂霸之业。万一不能企及三代之圣明。尚自如是。况此大法时机。可一言一行。一事一缘。即能尽哉。然此时机。惟佛圣英雄。乃能言言步步。推紧将去。始见大业之盛弘愿之深也。空生不是关初一番希有请法。后此一番悲泣希有。则何以见深闻此经者。必须说到行到。始能曲尽门庭堂奥之妙密哉。噫嘻。英雄不遇真知己。宝剑磨来付与谁。
知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吾亦谓不知命亦无以为小人。盖小人实托命于君子也。此命岂易知哉。知命。知天也。知礼。知地也。知言。知人也。
知故
梦笔诗曰天下藏所以时与机自翻。知此所以。则知天下之故。知此故。则仁无不明。明无不诚。诚则无有不能尽己尽人尽物。以参天地赞化育。皆此时机之自轮翻也。学易者本诸心征诸俯仰远近。故不为爻象所迷。明心者本诸易以定时位条理故不为情伪所乱。凡此皆有其故知其故。而慎其感。则分合之几不起离岐。生死之变。不生疑炫。且能以分合赞化育。以生死利性命焉。知此故则能通乎昼夜而知。即知此阴阳分合为原始反终。即知此生死之故皆天命流行之妙也。此故全在原反二字。即用九用六之用。如不知生死之故。如何能用原反。如不知原反之故。如何能用生死。如能用生死。则能用九之奇。用六之偶。用九用六。即所以旋天干地而用天地人物。使各自正其性命矣。
裁成因宜
天地之生。如桃之种自为桃。李之种自为李。火之热自炎上。水之湿自润下。不能使桃李为水火。使水火为桃李。即有能使桃李易种。水火相济。亦其气机之自然也。又天地之能生此草木金石也。不能使为宫室器物之用。虽有可为官室器物之用。亦必圣人之学。乃能使之而裁成其用也。又如草木金石有寒热补泄之性情可为药石。要亦不能自治。必圣人之学始能察其性情。制其气味。而用以却疾延年。起死回生。乃助发其身心性情之灵妙也。观此则其可能不可能。可与不可与。是谁所致。不恍然耶。
征信
庄子曰圣人之静非曰静也。善故静也。非所谓静而无静者乎。六祖曰若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非所谓动而无动者乎。理外之事。是为事障。事外之理。是为理障。犹不信事理不二而事圆理毕耶。向上圆满归无所得。而首楞严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犹不信本来证空而日用安理也耶。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犹不信一多之相贯而秩序永不坏耶。能随境沉。智与理泯犹不信素位即无妄想。而中节之为两忘耶。本末尽归宗。尊卑用其语。万物各有功。当知用及处。犹不信物皆是我。谓之无物。心泯于物。谓之无心耶。然则宗门之灯笼露柱。庭柏布衫。果何谓乎。然则易经之龙狐鬼豕。杞瓜梯杨。果何谓乎。神明者见一而知万故会通象宜。而赜不恶。动不乱也。世人见赜。为多所迷。见一。又为一所迷矣。安望位中而时出之。学者须自征信。乃能致用。
杏花影
人宰天地藏悟于学
学而时习之一篇。开口揭尽人宰天地之宗旨矣。若无此习。虽有此时亦不能得此心学之悦。惟得此悦。乃能有以及人而同得此乐也。不到与人同乐。又安能使人于生死性命不可知之处。而不愠其无所倚。以相冥于无声无臭之天哉。即此是夫子作而能述之行状。亦是述而不作之张本也。此章三节首节是为未知学者示其为学之心法。即在明明德也。次节是为已能学者表其为人之化功。即在亲民也。末节是为学已成者。指其归宗之密旨。即在止于至善也。天地人物安身立命。其以此学为秘藏乎。物则心矩。无外无内。日作日息。消息偕行。生生不息。乘龙御天。成位乎中而时出之。时义大哉。故曰性在习中。时习者所以享其不习之性也。未致未格。学为功力。已格已格。学乃茶饭也。丹曰。下学而上达。达上而学下。无上无下。一见永不再见。直下素行。藏万世于学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固是其缘不得已。亦正是其随缘放旷。乐以忘忧耳。
习坎
八卦单名而坎独言习。何也习坎维心亨。乃行有尚。非习之于心。则不能亨。惟心必以能习坎始悦也。惟习乃知学之有生死性命吉凶悔吝之险也。必先迷而后得也。必先难而后获也。必于亢而能有悔。而不失其正也。必朝闻此道而后夕可死也。必于死中得此不死之道。乃为可死也。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必能知此义命之可死。而后能死也。亦必能知此义命之不可死而后能生也。知此然后于生中能死其心。于死中能生其心也。如于生死性命。尚未有能行。故不免借水火刀毒而后能死。未能得原始返终之故。知时知几独往独来。谈笑而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