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12-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第17页

不知也。若于我爱不除。纵得玄妙工夫。深禅大定。智慧神通。皆为魔业。若于我爱不除。人前不须说道理。说道理何为。人前亦不须谈佛。谈佛何为。不唯不须谈。亦不必信佛敬佛。既不从佛所行。信敬何为。此是老实说话。肯虚心一照。未始不无小益。若依此做工夫。又不必待林下时即。从今日始即从今日立地成佛。若待林下时才做工夫。即属休憩枯槁之行。若是向上人行。履决然不待。人都为一待字。担阁了一生。去也信之信之。
示屏伯王公
若论此事。不拣在家出家。贵在极力承当。便能立地成佛。屏伯王公年二十一岁。颖悟不群。内外博涉。蔬食已久。身心益壮。是知从清净慧根中来。胜性乃尔精纯若此。崇祯元年二月十九日。公造本庵。受佛净戒。病僧为证明。特曰戒之本体。未受之前不曾失一毫。既受之后未尝得一毫。其授受得失之迹皆随妄想分别耳。公之根性猛利。当究戒之本体。然本体既明。行迹无往而不随顺矣。行迹者。迷悟染净圣凡因果。得失去来是非憎爱是也。本体者。本无明昧清浊善恶业报。持犯取舍有无起灭是也。若不识戒之本。体纵使戒行十成清净。坐宝莲华游十方界。成等正觉转大法轮。皆生灭门中事。肯能顿超生灭。但看生从何来。灭向何去。看得生无来处。即生本无生。看得灭无去处。即灭本无灭。生灭既空。何处得有贤愚贵贱。长短高下。差别等相。若于此处放舍身命。是谓顿超生死。是顿登佛地。是随顺觉性。是谓金刚戒体。而苦乐荣枯毁誉起止。又岂能间夺哉。若然者便能出没自在。逆顺逢源。触处无碍。方是持戒到家。真实受用。大解脱田地。爰公之尊大人。六来长者与病僧有方外之好。凡书问往来唯以此事提撕。见谛高明。机辨精锐。六来长者曾受教于塘南王公。塘南王公与五台陆公密契斯道。皆法门正眼。陆公深入达观大师之室。则知公今日信佛冥心向上。实道脉有宗。可谓源远而流长也。
示菩萨戒弟子公茂谢居士
楚南古潭湘中。昔时佛法兴扬之地。南承衡岳。东接道吾石霜。西连大沩芙蓉雪峰龙牙。北近德山龙潭药山夹岭。观当时诸大老。往来上下湘地。乃咽喉之所。其兴扬光景不言可神会矣。病僧甲戌秋循方乞食。谒诸祖道场。过湘中度岁。于李公园中。率同志者六人乞佛净戒。病僧为证明。公茂谢居士更有超然处。是知湘中之地。佛法灵气尚在。公一日请益曰。诸佛向上一事可得闻乎。病僧曰若论向上一事诸佛诸祖亦无可奈何。因无可奈何。所以诸佛诸祖退身一步。向第二门头拈花竖拳。言向上言本来面目。皆无可奈何之举。总与那边不相应也。圆觉经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首楞严经云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又云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祖师云与么也不得。不与么也不得。与么不与么亦不得。大抵诸佛诸祖只是一味铲削去。令人妄想灭尽。而本有自现。病僧不然。只教人增妄想。妄想增到极圆。亦与本体不相违背。居士可信否。公曰请和尚指示。病僧曰居士即今在甚么处。公曰不知。曰触公头觉痛么。公曰觉。曰触公足及左手右手觉痛么。曰觉。曰正觉痛时还护惜否。公曰护惜。曰离身一寸还觉痛么护惜么。公曰尚不觉痛护惜甚么。曰则知公妄想只遍一身只护惜一身而已。公欲顿超佛地无别奇特。只将一身妄想充而广之。广之又广至于周遍法界。则与诸佛同体平等。初将自身妄想。护惜自身之念。护惜父母妻子。与护惜自身同。又护惜奴仆象马牛羊鸡犬猫豕。乃至室中蛇蝎蚰蜒蚊蚋蚤虱蝼蚁等物。一一护惜。又护惜宫室饮食衣服。书剑等物。是一身之妄想。能周遍一家是为一家之长也。又将此妄想护惜邻友亲眷。周于一方一境乃至四乡。此妄想周遍一邑即为一邑之长也。又复周于一郡一邦一国即一郡一邦一国之长也。又复周于邻国诸国一小洲诸小洲乃至周于一南赡部洲即一洲之长。乃铁轮王也。又复周二部洲三部洲四部洲此妄想既周一四天下即金轮王。为四天下之长也。乃至周邻四天下或十或百或千或万乃至周遍百亿四天下。上至非非想处。下至阿鼻大地狱。若此三千大千世界同一个妄想。苦乐均等即三千大千世界之长。乃一世界之佛也。若周相邻三千大千世界。或十世界。百世界。千世界。万世界。乃至恒河沙数世界。乃至周遍一世界幢。或十世界幢。百世界幢。乃至不可说世界幢。是则尽一世界海同是一个妄想。此一世界海中所有世界。所有诸佛。所有众生。一一庄严一一供养一一度脱。是一身之妄想广之至于一世界海也。又将此周遍一世界海之妄想周于邻世界海或十或百或千或万至于恒河沙数世界海。或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世界海。至于一佛刹微尘数世界海。乃至百千万亿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广之至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海。同一妄想周遍护念。如护惜现前一身等无有异。是将一身妄想等遍法界其广大何如哉。若果以一身妄想广至法界。返观现前一身若有若无何生何灭何彼何此何苦何乐何染何净何圣何凡。即一日万生万死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