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34-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第6页

转识所依有六之转识故五之现识得依之行也是七之通根境缘依彼转缘彼也所以六转呼为染净依见七虽有我执实无我性可以通六通五可以随染随净惟悟之者善用之也苟六识能悟入我法俱除之双空观是于初地初心转成无漏者也此时证得平等智所作所为无一法堕于世谛是带质有覆随缘执我者俱消释于平等智矣则岂不能说大法利群机哉。
带质有覆通情本。
○带质何以通情本也试观身之着色境者念念在兹不是心为盖覆而通情本乎故无论此界凡夫身为色牵地居二天则形交焰摩则勾抱兜率则执手变化则对笑他化则相视皆是带质通情本也然此七识之着情本者直是带八识爱根之本质而生起者也故盖覆真性实已弥甚一说因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一是七识所谓一是八识所蕴故云两头生也。
随缘执我量为非。
○现比二量恒审中亦所起者也然五根识之所引者七识为之任运内六与八识之造者七识又为之传送则随缘执我者非量为多矣如人叫我本名我即应之即应之时口耳身俱动非传送识乎呼我我应非我执乎因呼即应非依彼转缘彼乎然此时不着比量计较非非量乎由呼而应非我作主岂现量乎。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慧属别境中之慧贪痴为根本烦恼之二法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名四惑又名四烦恼据此识袛管执持传送属非量无记所摄因何具足诸惑盖以此识具恒审思量能为作意故亦能着境缘而为遍行别境净法与恶法无不俱造不比五识各属一根而不能俱转不比六识止能空空分别而不能亲尝境界也是思惟甚细力量甚大矣。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前五识由现量缘境不常故非恒由不执我故非审六识审恒亦有间断唯七识恒常审察第八识之见分为我而相应随从也如静坐时五识现境不打起而无故静中忽动一境缘者此由八识所藏所现之影子也乃第七识执之而常想非恒审乎即以其想者为散乱为掉举不连累六根乎故六反依此为主人也凡此皆以其我相坚固故恒常审察即其思量思量即其我执我执即七识妄见之识性也乃迷者不悟认执我之识神以为自性真日用沉迷无刹那之慧根矣。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夫此七识具足四惑八大是真染污识也然而迷悟由人苟一念妙悟使藏识澄清则七识之思量执持者俱净而不染并六识依此净而不染也是七识终无自性任悟者一转之矣。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每每七识与我执俱生执有我而与无我差别执有法而与忘法各殊是不平等也今从初地发心时不假思惟不着觉观祗将末那之意根一悟破我直忘功用尽透法执是以空合空以水灌水觅遍行别境一切心所了不可得岂非平等智哉。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我七识之所运转既通身是平等智则不惟利己还能利他能令见者闻者俱得受用十地菩萨根性上品者亦受我所被之机矣如佛现百丈身坐百叶莲花为初地说施度现千丈身坐千叶莲花为二地说戒度是也然缩大为小化多为一则即今一微尘皆为宝王转大法轮矣是时时处处俱为十地所被之机也。
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好个记性)界地随他业力生(又却无记)二乘不了因迷执(不悟八识)由此能兴论主诤(具眼方知)浩浩三藏不可穷(流注生灭)渊深七浪境为风(无尽因缘)受薰持种根身器(身世由他)去后来先作主翁(这是生死)不动地前才舍藏(一悟方了)金刚道后异熟空(悟后境界)大圆无垢同时发(还他无垢)普照十方尘刹中(才了唯识)。
奘师大意言八识之性能含藏过去未来缘谢影子岂是盖覆遮掩得底且本无善恶性又属无记无奈具四缘能为遍行作意遂以一念之妄见者蕴而为本识之种子故三界九地性本非有兹以识造境还以境眩识识境相因牢不可破皆此识业力成之耳乃二乘不信有八识因致大乘论主之诤岂知论八识之体用一为能藏之识以其能含藏善恶种子二为所藏之识以其受现行习气所薰三为执藏之识能执七识为我能执四大不坏具此三藏以御根境之缘是八识为渊七识为浪而境风吹浪则五六七成风浪者渊岂得清静乎境风者众生之妄见也若妄见不生则浪息渊平八识有何过也唯境风吹浪则渊即为波波波无尽然则八识受薰持种而致受根器之界生死去来之报非八识谁为之乎大悟之人从初地至不动地其有漏之习气看破已透从作意时便消释俱尽则念念入金刚之定藏识之舍异熟之空由此眼中无色识识中无色眼眼识俱清净是名无生义由此耳鼻身意一一俱转打作一个照前照后大圆无垢之镜则眼政可以见耳政可以闻鼻政可以嗅舌政可以尝身政可以触意政可以分别末那政可以任用赖耶政可以摄受以其为成所作智也见何曾是眼闻何曾是耳嗅何曾是鼻尝何曾是舌触何曾是身分别何曾是意任用何曾是末那摄受何曾是赖耶以其为妙观察智也即见非见非不见即闻非闻非不闻即嗅非嗅非不嗅即尝非尝非不尝即触非触非不触即分别非分别非不分别即任用非任用非不任用即摄受非摄受非不摄受两头坐断是平等智也即三智浑沦脱化绝无心迹收来总一无垢圆镜而已是悟四智于一心了万法于八识者之第一义也。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原此识性实无善恶不过无记无覆者而已所以缘非带质独影而染净诸法俱不相应也无奈能作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