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善现天。倍善现天上。有阿迦尼吒。诸天宫殿。阿迦尼吒天已上。更有天名。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等皆名诸天住处。如是界分。众生居住。若来若去。若生若灭。又立世阿毗昙论云。从阎浮提向下二万由旬。是无间地狱。从阎浮提向下。一万由旬。是夜摩世间地狱处。从阎浮提至梵处。其远甚高。

  广狭

  问曰天量广狭云何。答曰如婆娑论说须弥山顶。面别纵广八万四千由旬。其中平可居处。但有四万由旬。炎摩天倍前四万。其地纵广八万由旬。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次第倍前。其地纵广六十四万由旬。四禅之地。广狭不定。初禅如小千世界。二禅广如中千世界。三禅广如大千世界。第四禅地宽广无边。问曰。既彼一一四天下上。乃至各有究竟天者。是则处别可不相障碍耶。答曰虽各有百亿。同居一处。而不妨碍。其犹光明遍到。亦无障碍。彼亦如是。故经中说色界诸天。下来听法。六十诸天。共坐一锋之端。而不迫窄。都不相碍。

  六道篇

  阿修罗部

  住处

  依正法念经云。修罗居。在五处住。一在地上众相山中。其力最劣。二在须弥山北。入海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罗睺。统领无量阿修罗众。三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勇健。四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曰华鬘。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名毗摩质多。此中出声彻于海外。故云响高。又起世经云。须弥山王东面过千由旬。大海之下。有鞞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国土。须弥山王南面。过千由旬。大海之下。有踊跃阿修罗王宫殿。须弥山王西面。亦千由旬。大海水下。有奢婆罗阿修罗王宫殿。须弥山王北面。过千由旬大海水下。有罗睺罗阿修罗王宫殿。摩婆帝城。王所住处。有罗睺罗阿修罗王。聚会之所。

  业因

  经中具说十业。得阿修罗报。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于憍慢。五起于我慢。六起于增上慢。七起于大慢。八起于邪慢。九起于慢慢。十回诸善根。向阿修罗趣。

  战斗

  观佛三时经云。此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此鬼食法。唯啖于泥。及渠藕根。其儿长大。见诸天采女围绕。即白母言。人皆伉俪。我何独无。其母告曰。香山有神。名乾闼婆。其神有女。容姿美妙。甚适我意。今为汝聘。时阿修罗。纳彼女已。未久之间。即便怀孕。经八千岁。乃生一女。其女颜容端正。天下无比。憍尸迦闻。求女为妻。修罗闻喜。以女妻之。帝释立字号曰悦意。后帝释至欢喜园。共诸采女。入池游戏。尔时悦意即生嫉妒。遣五夜叉。往白父王。今此帝释。不复见宠。与诸采女。自共游戏。父闻此语。心生瞋恚。即兴四兵。往攻帝释。立大海水。踞须弥山顶。九百九十九手。同时俱作。撼善见城。摇须弥山。四大海水。一时波动。帝释怖惊。靡知所趣。时宫有神。白天王言。过去佛说。般若波罗蜜。王当诵持。鬼兵自碎。是时帝释坐善法堂。烧众名香。发大誓愿。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真实不虚。作是语时。于虚空中。有刀轮自然而下。修罗耳鼻手足。一时尽落。令大海水。赤如蚌珠。修罗惊怖。遁入藕丝孔中。

  感应缘(一验)

  西国志云。中印度在瞻波国西南。山石涧中。有修罗窟。有人因游山修道。偶逢此窟。遂入中。见有修罗宫殿。阿修罗众。既见斯人希来到此。语云汝能久住不。答云。欲还本处。修罗既见不住。遂施一桃与食。修罗语言。汝宜急出。恐汝身大。窟不得容。言讫走出。身遂增长。人头才出。身大孔塞。遂不出尽。自尔已来。年向数百。唯有大头。如三硕瓮。因此号为大头仙人。

  鬼神部

  苦乐

  如婆沙论说。鬼中苦者。即彼无威德鬼。恒常饥渴。累年不闻浆水之名。岂得逢斯甘膳。设值大河欲饮。即变为炬火。纵得入口。即腹烂焦。第二鬼中乐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丰美。身服天衣。口餐天供。任情游戏。然人鬼殊趣。受报分显。不及于人。虽有威德。以报卑劣。常畏于人。

  感应缘(二验)

  唐眭仁茜者。赵郡邯郸人也。少事经学。不信鬼神。后徙家向县。于路见一人。衣冠甚暐晔。乘好马。从五千余骑。视仁茜而不言。后数见之。经十年。凡数十相见。后忽驻马。呼仁茜曰。比频见君。情相眷慕。愿与君交游。茜即拜之。问公何人耶。答曰。吾是鬼耳。姓成名景本弘农。西晋时为别驾。今任胡国长史。仁茜问其国何在。王何姓名。答曰。黄河已北。沙碛是也。其王即是故赵武灵王。今统此国总受太山控挕。每月各使上相。朝于太山。是以数来过此。与君相遇也。吾乃能有相益。令君豫知祸难而先避之可免横害。唯死生之命。与大祸福之报不能移动耳。仁茜从之。景因命其从骑常掌事。赠遣随茜。有事无不先知。时岑之象。为邯郸令子文本年未弱冠。之象请仁茜于家。教文本书。茜以此事告文本。仍谓曰。成长史语我。神道亦有食。然不能得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