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57-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16页

成十八纸名能断金刚义净证圣二年于佛授记寺译成十二纸名能断金刚。
●二克示所传。
今所传者即罗什弘始四年于长安草堂寺所译。
如文。
●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天竺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亲诣弥勒禀受八十行偈又将此偈转授天亲天亲作长行解释成三卷论约断疑执以释无著又造两卷论约显行位以释。
转授天亲者有说云以天亲久习小乘近从大教要涤情执故转授之断疑执显行位正宗文中可见。
●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初正明科释所依。
今科经唯约天亲释义即兼无著亦傍求余论采集诸疏。
兼无著者以显此疏正依天亲傍用无著余论诸疏义见开题处。
●二结成立题所以。
题云纂要其在兹焉。
不同净名集疏备书四圣之名义即如何晏集解论语于孔安国马融等注中当者用之不当者翦之今疏亦尔或双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义故两存焉。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二卷
  (终)
校讹第一纸
  (十六行玄北藏作立楞严寺流通本同误)第四纸
  (二十行现北藏作见)第六纸
  (十七行令北藏作今)第八纸
  (十六行僧北藏作因)第十一纸
  (二行已北藏作以)第十二纸
  (六行曲北藏作由十三行示北藏作云)第十三纸
  (十四行轮北藏作论)第十七纸
  (十七行失北藏作夫)第二十纸
  (一行含北藏作舍)第二十四纸
  (十三行唯北藏作为已上流通本皆同误)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三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
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
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
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
第四释通文义二初解题目。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疏二初释所诠三初释金刚二初翻名示相。
金刚者梵云跋折罗力士所执之杵是此宝也金中最刚故名金刚帝释有之薄福者难见。
梵云下新云缚左罗力士所执者如经所说执金刚神梵云诺建那此云露形神即此力士也金中最刚者金语通五此最精坚故安刚字仍非人间之物故云帝释有之乃是天上至宝故云薄福者难见正理论云帝释有宝名曰金刚不为薄福众生所见。
●二约法辨义二初引经论总彰二义三初总标略辨。
极坚极利喻般若焉无物可能坏之而能碎坏万物。
初二句表有胜能故喻般若无物下释极坚等相则知若有一物能坏则非极坚若有一物不碎则非极利也如银铁虽坚遇火则融刀剑虽利斫石则缺非极坚利也拣余坚利故加极字。
●二引教委释。
涅槃经云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碎坏一切诸物无著云金刚难坏又云金刚能断又云金刚者细牢故细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坏故。
涅槃下引经无著下引论难坏即坚义能断即利义细牢者细谓拣粗显是微妙牢拣可坏坚固义成智因即是慧慧是智之因智是慧之果此约观照般若说以微细故能入于惑令彼灭也不可坏者智论云一切语言名相等事皆可破坏唯无相智不可破坏此约实相般若说问实相般若分因果耶答用有胜劣故分因果体无增减因果一如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华严经疏云理开体用名大方广智分因果号佛华严。
●三结显喻旨。
皆以坚喻般若体利喻般若用。
此结所引经论之意也然先上诸德皆用此义资圣云金刚者坚而复利坚喻本觉真性虽流转诸趣而觉性无坏利喻般若净照三贤十地贯通万行无明惑暗无不坏也肇云金刚者坚利之譬也坚故物莫能沮利故物无不摧以况斯慧邪魔不能毁坚之极也万物皆能破利之义也又诸经论说金刚喻定胜鬘经说金刚喻智梵网经以十回向为十金刚仁王谓十坚心净名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脱得无生法忍又诸经论说金刚座金刚山金刚轮如是等说皆取坚利义也又晋武帝起居注云武帝十三年炖煌有人献金刚宝生于金中色如紫石英状如荞麦百炼不销可以切玉如泥是知坚利之极也。
●二引真谛别示六种二初正明六种。
又真谛记说六种金刚一青色能消灾厄喻般若能除业障二黄色随人所须喻无漏功德三赤色对日出火慧对本觉出无生智火四白色能清浊水般若能清疑浊五空色令人空中行坐慧破法执住真空理六碧色能消诸毒慧除三毒。
一一以法合之分明如文皆般若之功也灾厄等者有厄则灾祸必来有业则苦果定至厄除则灾祸不起业丧则苦果不生随人所须有二意一则如余物不能随所须金不可为银用罗不可为锦用等金刚则不然要者皆得法中亦尔有漏功德人不可为天富不可为贫无漏不尔随心所成二则余物用之则尽金刚出之不穷法中亦尔有漏受之则穷无漏受之不尽对日等者慧即始觉合本觉时见法无生名无生智如起信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即无生义也火出烧尽世间使六合空廓智起断除烦恼令大道通同能清等者水清则万像齐鉴疑除即佛法现前空中等者升太虚则不履于地住真空则不堕世间消诸毒者中毒则令人命终起惑则永沉生死毒除则延年益寿惑遣则不灭不生。
●二结示傍正。
傍兼可矣非坚利之本喻。
佛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