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颖上,积道河西,振德江东,综学月朗,砥行冰洁。行以尸罗为基,学以《十诵》为本。且幼选明师,历事名胜,校理精密,无幽不贯。常以此律广授二部,教流於京之中,声高於宋、齐之世,可谓七众之宗师,两代之元匠者矣。是以讲肆之座,环春接冬,禀业之徒,云聚波沓。僧佑藉法乘缘,少预钻仰,扈锡侍筵,二十馀载。虽深言远旨,未敢庶几,而章条科目,窃所早习。每服佩思寻,惧有坠失,遂集其旧闻,为《义记》十卷。夫心识难均,意见多绪。窃同刍荛,时缀毫露。辄布其别解,录之言末。盖率其木讷,指序条贯而已。昔少述私记,辞句未整,而好事传写,数本兼行。今删繁补略,後撰为定。敬述先师之旨,匪由庸浅之说。明哲傥览,采其正意焉。
《初事第二事两戒》
右第一卷
《第三事讫二不定法》
右第二卷
《三十尼萨耆事》
右第三卷
《九十事初尽第二诵》
右第四卷
《三诵》
右第五卷
《七法》
右第六卷
《八法》
右第七卷
《杂诵尼律》
右第八卷
《增一诵》
右第九卷
《优波离善诵》
右第十卷
○法集杂记铭目录序第十
△释僧佑撰
佑少长山居,游息净众,虽业勤罔立,而誓心无坠。常愿觉道流於忍土,正化隆於像运,是以三宝胜迹,必也详录,四众福缘,每事述记。所撰法集,已为七部,至於杂记碎文,条例无附,辄别为一帙,以存时事。其山寺碑铭,僧众行记,文自彼制,而造自鄙衷。窃依前古,总入于集,虽俗观为烦,而道缘成业矣。
《佛牙记》一卷
《胡音汉解传译记》一卷
《钟山定林上寺碑铭》一卷(刘勰)
《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一卷
《建初寺初创碑铭》一卷(刘勰)
《献统上碑铭》一卷(沈约)
《僧柔法师碑铭》一卷(刘勰)
右七卷共帙
●卷十三
安世高传第一
支谶传第二(竺朔佛支曜)
安玄传第三
康僧会传第四(严佛调康孟详维难竺将炎白延)
朱士行传第五
支谦传第六
竺法护传第七(聂承远法炬法立)
竺叔兰传第八
尸梨蜜传第九
僧伽跋澄传第十(佛图罗刹)
昙摩难提传第十一(竺佛念)
僧伽提婆传第十二
○安世高传第一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怀淳孝,敬养竭诚,恻隐之仁,爰及蠢类,其动言立行,若践规矩焉。加以志业聪敏,刻意好学,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曜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乃至鸟兽鸣闻声知心。於是俊异之名,被於西哉,远近邻国,咸敬而伟之。世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讲集法施,与时相续。後王薨,将嗣国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名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始到中夏。世高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於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等。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世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其先後所出经凡三十五部,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而不焉。
世高穷理尽性,自识宿缘,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世高自称:“先身已经为安息王子,与其国中长者子俱共出家。分卫之时,施主不称,同学辄怒,世高屡加诃责,同学悔谢,而犹不悛改。如此二十上,乃与同学辞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进,不在吾後,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遂适广州,值寇贼大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世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伸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路,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也。”
世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洛扰乱,乃杖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亭湖庙。明目张胆庙旧有灵验,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耆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禅,莫不慑影。世高同旅三十馀船,奉牲请福。神乃隆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共惊愕,请民高入庙。神告世高曰:“吾昔在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怒,今为共阝亭湖神,周回千里,并吾所统。以布施故,珍玩无数;以恚故,堕此神中。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於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空泽中也。此身灭恐堕地狱,吾有绢千疋,并杂宝物,可为我立塔营法,使生善处也。”世高曰:“故来相度,何不现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世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後出头,乃是大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