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34-大乘止观法门释要-明-释智旭-第34页

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观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随分。具以无明伏而未断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断。三德现前故。佛地名究竟满足。以分别止行究竟满足。成应身解脱德。依他止行究竟满足。成报身般若德。真实止行究竟满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复位位等。非竖非横。亦横亦竖。初从名字位中。了知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及十界十如权实诸法。随见有一法当情。悉是分别性法。此法当体无实。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复无性。但自法界实相。即为真实性法。故始发心时。便得俱行三止。但观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则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证位中愈明。分证位中犹带昧相。究竟位中方为极明。然从始至终。无不以三性法为所观境。故言托法无别也。
【(庚)四结略总明】
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
或问。止成离凡夫行。只是入空意耳。观成离声闻行。只是出假意耳。葢在通别之间。而释为圆顿。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约染浊分别性论止观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约分别依他二性论止观者。可得是别接通。若但约染浊三性次第论止观者。可得但是别教。今既具约染净二种三性。又具论次与不次二种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观后止。不是先止后观。又即时凡夫亦得双修止观。安得非圆顿耶。须知凡夫声闻。皆有界内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内凡夫行也。变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滞于但空。界内声闻行也。滞于但中。界外声闻行也。是故经云。有声闻乘声闻。有声闻乘缘觉。有声闻乘菩萨。有缘觉乘声闻。有缘觉乘缘觉。有缘觉乘菩萨。有菩萨乘声闻。有菩萨乘缘觉。有菩萨乘菩萨。智者大师释之。谓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别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观。便离凡夫及声闻行。所谓圆五品位。圆伏五住烦恼。虽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别教十回向矣。须知上文四番约位。正意只在第四非横非竖论横竖耳。
【(戊)五明止观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颂。三结。(己)初中三。初备显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庚)初又四。初尅证全体大用作用。二明双遮双照作用。三明离过具德作用。四明融即离微作用。(辛)今初】
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于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刹。奉献三宝。惠施四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于方便之道。挥二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惟宝树。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徧转圆音于十方之国。莲华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众彰。珠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质常存。权形取灭。斯葢大悲大愿熏习力故。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尅证全体。繇观行成。能兴大用。此总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证三谛之智。名为佛宝。所证三性之理。名为法宝。理外无智。智外无理。名为僧宝。故混尔无三也。分别依他二性。名俗谛。真实之性。名真谛。又三性俱名俗谛。三性无性名真谛。又三性三无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谛。三性三无性本惟一心名真谛。故莽然不二也。余可知。
【(辛)二明双遮双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
不住不入。是双遮。能住能处。是双照也。
【(辛)三明离过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滞是离过。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辛)四明融即离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观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复更灭。故生死即是涅槃。二乘所证涅槃。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变易生死。此对待论融即也。二种生死。元无生死之相。如举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槃。三德涅槃。亦无涅槃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槃即是生死。此绝待论融即也。随缘常不变故。生死涅槃二俱平等。无有二相可得。所谓其入离也。不变常随缘故。随流转缘。名为生死。随不转缘。名为涅槃。所谓其出微也。初备显作用竟。
【(庚)二重明所依】
问曰。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兴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谓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