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相尚不可得。云何更有杀盗淫事耶。得此一语。方知无相妙戒。不是破戒。倘有杀盗淫事。仍是鬼伦而已。无惭之辈。其可借口乎哉。
(庚)二结劝真修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卽魔王说。
各各有私。卽别业也。众私同分。卽彼相似别业所同感之依界也。从此便有七趣定处。此诸别业及诸定处。总是自妄发生。而生妄更无别因。是故无可寻究。但须除其心中三惑。则因穷果尽。譬如翳除则华自灭。华灭则空自呈矣。三惑者。卽淫心杀心偷心也。由惑起业。故必断惑。方除妄根耳。大章第五广示七趣竟。
(乙)六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意显若无中道妙慧。幷失中道妙戒也。由无相似中道慧。所以或堕魔境而破戒。或堕外道而破见。破戒破见。总是违犯波罗提木叉。由无分证中道慧。所以或成声闻。或成缘觉。而破菩提心戒。故云无慧幷无戒。文分为二。初正明禅境。二更断余疑。
(丙)初中三。初结前生后。二时众伫诲。三总别开示。
(丁)今初。
卽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诚恐)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初因不达法相)妄言证圣。(及至)天报已毕。衰相现前。(不知自未证果反起)谤(心以为我今是)阿罗汉。(仍复)身遭后有。(佛是妄语。由此谤心)堕阿鼻地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此禅那中所现魔境。非一切智。莫能辨识。故今回紫金身。无问自说。乃是最后深慈也。洗心非正。谓不能以正法洗心。幽溪曰。洗心有二义。一凡修禅。先须洗涤先心。从前所有邪恶知见。悉从忏断。犹如除去毒密。灰香荡涤。方贮甘露。一有不尽。便为致魔之端。二者所修圆顿止观。乃是洗烦惑之慧水。不与三止三观相应。便为非正。卽落魔道也。或汝阴魔等者。通则五十重境。皆名阴魔。并依五阴起故。别则色阴十境。但是阴中自现。止名阴魔。受阴十境。则有外魔入心。兼遭魑魅。想阴十境。兼有天魔。及著鬼神。行识二十重境。皆是得少为足之流类也。又摩诃止观广明十境。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上慢。九二乘。十菩萨。惟阴界入。是初心所常观境。余之九境。待发方观。不发不观。今以二十五境而为圆通之门。正是初心常观阴界入也。此五阴境。具有烦恼业相魔事禅定诸见上慢及二乘境。惟缺病患及菩萨耳。然偏教菩萨。亦可合于二乘境中。而总示云。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正所谓待发方观。不发不观者也。
(丁)二时众伫诲
阿难起立。幷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丁)三总别开示三。初总明魔事之由。二别显境发之相。三结劝钦诲遵修。
(戊)初中二。初正明魔动因由。二劝诫迷悟得失。
(己)今初。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只今现前)本觉妙明觉圆心体。(元自)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是故)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虚)空(情见)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便与)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湆立+勿]。当处湛然。(彼)一切魔王。及诸鬼神。诸凡夫天。(各各)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为之)振坼。水陆(为之)飞腾。(所以)无不惊慑。(世间)凡夫昬暗。(故)不觉(其)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饰。庄严也。以功德智慧。庄严法身。则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故与菩萨罗汉心精[湆立+勿]湛也。凡夫昬暗不觉迁讹者。譬如人在大舟之中。舟行人尚不觉。况世界震动。凡夫那知。余皆如文。
(己)二劝诫迷悟得失二。初劝悟则成得。二诫迷则成失。
(庚)今初。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是禀)受幽气(者今)。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此中凡举四喻。一者风吹光。二者刀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