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36-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明-释智旭-第14页

性。卽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所以凡夫起于贪著。攀三界六尘之缘。则为分段生死根本。二乘起于厌恶。别攀真谛涅槃之缘。菩萨双舍二边。别攀但中理性之缘。则为变易生死根本也。菩提者。四种智德之果。涅槃者。三种断德之果。元清净体者。性本清净。不待修证而后净也。识精。通指八识各自精了。所谓自证分也。元明。总指八识所依一心。所谓证自证分也。然非分剖一心以为八个证自证分。亦非八识共只一个证自证分。良由心体离过绝非。不可思议。只此元明之体。徧在八识。八识各得其全。以为证自证分。如八人同观一轮圆月。行向八方。各有全月随八人去。亦非分为八分。亦非共看一月。思之。思之。能生诸缘。谓依此自证及证自证。能成见相二分也。见分具于四缘。谓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相分具于二缘。谓亲因缘。增上缘也。缘所遗者。谓此自证证自证分。旣举体幻成见相二分。则自体便成隐没。如举麻之全体成绳。则人但见其为绳。不复以为麻矣。然旣举自证而为见相。则见相无非自证。如举麻为绳。绳卽是麻。今正指此卽见相之自证以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曰缘所遗者。而下文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亦与此处同也。指第八识。卽大圆镜智菩提元清净体。指第七识。卽平等性智菩提元清净体。指第六识。卽妙观察智菩提元清净体。指前五识。卽成所作智菩提元清净体。此则四智菩提。亦是本具。不同相宗权说。谓是生因所生也。指徧计本空。我法自性了不可得。如绳上本无蛇性。卽圆净涅槃元清净体。指依他如幻。十界假名无量差别。如麻可为绳。卽方便净涅槃元清净体。指圆成本具。法法全真。如绳卽是麻。卽性净涅槃元清净体。所以二种根本。不离一心。悟见相惟自证。譬如了绳卽麻。则是菩提涅槃。迷见相为我法。譬如于绳见蛇。则成生死根本。故曰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此一经最要之关。佛祖传心之诀也。旧解以攀缘心偏指六识。必欲破除六识令尽。则果中将何以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之体。一可痛也。以识精偏指第八。必欲专用之以为体。则是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二可痛也。况今文义。本自彰灼。而纷纷妄解。诬罔经宗。何为者乎。
(辛)二委示心体不同妄执四。初重斥妄计非心。二正示真心有体。三委明分别无性。四总斥从来误执。
(壬)今初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卽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卽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前尘虚妄相想。正圆觉所谓六尘缘影是也。六尘是识家相分。今此但是六尘之影。现于见分中者。尚非识之见分。况是自证证自证耶。而误认以为心。非惟不是真心。亦复不是妄心矣。故直斥之曰。此非汝心也。若夫识之见分。则灵明昭彻。无体无相。虽全在妄。亦更无此影像可得。故下文云。含吐十虚。宁有方所也。是知阿难所计。虽曰能推。实则仅是所推影子。决非真能推者。以能推者。实无体相可得故也。后世不达。卽指此缘影以为六识。其亦不知六识甚矣。
(壬)二正示真心有体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徧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岂)无体。(乎)
此阿难疑心是无。而如来答心有体也。由其久执缘影。故擘头一夺。番疑断灭。讵思只此怖断灭者。还可断灭得否。入无生法忍者。入字。约修证言。无生法。约理性言。忍字。约地位言。无生法性。终始无殊。约入约忍。则始于名字。终于究竟也。此是第一番彻底显性之文。妙则中道法身。净则解脱俗谛。明则般若真谛。三德秘藏。可谓和盘托出矣。性一切心者。犹云徧为一切心之本性。
(壬)三委明分别无性
若汝执悋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卽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勑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卽真汝心。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