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42-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明-释智旭-第168页

化作佛口佛心。乃至化作执金刚神。亦即化作金刚心口。虽屈曲利物。而于法身智慧无所损减。故净名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而动。名不思议化也。问。意业云何可化。答。圣意无能测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虫。亦令得知。故唯识云。无上觉者。神力难思。化无量类。皆令有心也。不护者。住不思议圆普法门。实不作意计校筹量。次第经营。譬如明镜。随对即现。无有分别。亦无前后也。无失者。众生根机不同。浅深有异。观音虽不作念逗机。而逗机无失。契当前人。冥会事理也。
(辛)二答三。初别答。二总答。三劝供养。
(壬)今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应以之言。答意业方便。能知机宜。现身。答身业。说法。答口业。三业本不相离也。此中别明三十三身。若幷人及非人。则是三十五身。大佛顶经明三十二应。开出独觉别为一。合四妇女但为一。略不言迦楼罗。文有开合。义无增减。总而言之。止是十法界身耳。不言菩萨身者。正就菩萨法界。广明现余九法界像。以显十界互具重重无尽之意也。不言地狱界者。摄在非人中也。若有国土众生者。实报方便同居三种国土十法界机也。实报土中纯以菩萨而为众生。唯有一佛界机。方便土中。有九种众生。谓藏教二乘无学。通教三乘断通惑人。别三十心。圆教十信也。有二种机。一是佛界机。二是菩萨界机也。同居土中。具足九界众生及十界机。对机设应。具须十界佛身。又有四教相别。辟支又有缘独不同。声闻又有析法。体法。四向。四果。及示随五味展转调伏不同。旣现梵王。理应亦现光音徧净二王。旣现帝释。理应亦现夜摩。兜率。化乐三王。自在即欲界主。大自在即四禅主。旣云毗沙门。亦必现余三天。故佛顶直云四天王也。旣云小王。亦必应现四种轮王。旣云人非人等。言人。则老少贵贱。何所不收。言非人。则地狱鬼畜。何所不收。故下文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但可意知。岂可言尽。为说法者。随其所堪。或权。或实。或顿。或渐。或显。或密。令得权实四益。究竟终归一实益耳。
(壬)二总答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别答三十五身。文广而意狭。此总答如是功德。文狭而义广。以种种形。则不止三十五身。游诸国土。则不局娑婆世界明矣。
(壬)三劝供养二。初劝。二受旨。
(癸)今初。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旣名观世音。亦名施无畏者。从德受名。德旣无尽。名亦无尽也。
(癸)二受旨六。初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劝。五受已转奉。六叹结。
(子)今初。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众宝珠璎珞者。众宝间珠。共为严饰也。无尽意位高。璎珞何止直百千两。如云百姓万民。不止一百一万也。又颈。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尽法门。庄严实相。如璎珞在颈。解者。表菩萨为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无依无倚。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罗尼以为璎珞庄严法身。百千是十万。表十地各有万德也。法施者。财即是法。财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财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也。
(子)二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约事。则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故不肯受。礼应逊让也。约表法。则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
(子)三重奉。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或请上愍下。或地位相齐。亦可相愍。或我为四众故施。仁愍四众而受。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也。
(子)四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