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服冕。太和十八年迁都于洛。二十年改姓为元氏。文章百篇冠绝终古。初登诏诰假手有司。太和已后并自运笔。前后诸帝不能及之。如僧行篇所下诏也。
世宗即位。下诏曰。缁素既殊法律亦异。故道教彰于互显。禁劝各有所宜。其僧犯杀人已上罪者。依俗格断。余犯悉付昭玄。以内律僧制判之。
熙平元年诏遣沙门慧生。使西域采经律涉七载。正光三年冬还。所获经论一百七十部。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去地三百一十尺。后以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移就下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为世宗造石窟一凡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二十四载方成。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
肃宗熙平中于城内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塔有九层。高四十余丈。费用不可胜计。景明寺塔亦其亚也。尔后官私寺塔其数甚众。神龟元年司空尚书令任城王澄。奏寺塔渐多坊民居事。略云。如来阐教多约山林。今此僧徒恋眷城市。岂湫隘是经行所宜。浮諠是栖禅之地。当由利引其心莫能自止。且住者既失其真。造者或损其福。乃释氏之糟糠。法门之社鼠。内戒所不容。王典所宜弃矣。奏可。未几天下丧乱。加以河阴之祸。朝士死者复舍其家为寺。禁令不复行焉。兴和二年诏以邺城旧宫为天平寺。世宗已来至武定末。沙门知名者有慧猛慧辩慧深僧暹道银僧献道睎僧深慧光慧颙法荣道长。并见重道俗。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户相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计僧尼。二百余万。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太息矣。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嵋。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决。尹喜受道德之旨。至于丹书紫字。升玄飞步之经玉石金光。妙有灵洞之说。不可胜纪。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是以秦皇汉武甘心不息。劳心竭事所在追求。终莫之致。退恨于后。故有栾大徐氏之诛。然其道惑人效学非一。灵帝置华盖于濯龙。设坛场而为礼。及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宫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斋祠跪拜各有成法。于是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又称劫数颇窃佛经。及其劫终。称天地俱坏。其书多有禁秘。非其徒不得辄观。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故好异者往往而尊事之。初文帝入宾于晋。从者云。登仙伊阙。太祖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天兴中仪曹郎董谧。上服食仙经数十篇。乃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练百药。封西山以供其薪蒸。令死罪者服之。多死无验。太祖犹特修焉。太医周澹苦其煎采之役。欲废其事。阴令妻货仙人博士张曜妾得曜隐罪。曜惧死。因请自辟谷。太祖许之。给曜资用。为造静堂于苑中。给洒扫民二家。而练药之官仍为不息。久之太祖意少懈乃止。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字辅真。南雍州刺史赞之弟也。早好仙道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有仙人成公兴。备作谦家。后谦之算七曜。惘然不了。兴曰。何为不释。谦之曰。我学算累年。延算周体不合。兴令依言布之。俄尔便决。谦叹伏欲师事。兴固辞求为谦之弟子。未几兴入华山居石室。兴采药与谦服。不复饥。又共入嵩高山石室曰当有人将药来。得但食莫疑。寻有人将药至。皆是毒蛊臭物。谦之惧走。兴还具问。便叹息曰。先生未仙。止可为帝王师耳。兴事谦七年。便曰。不得久留。明中应去。至期果卒。见两童子一持法服一持锡杖及钵至兴尸所。兴欻然而起。着衣持钵执杖而去。
谦之守志嵩岳。以神瑞二年十月。遇大神乘云驾龙导从百灵集于山顶。称太上老君。谓谦之曰。自天师张陵去世已来。地上旷职。上谷寇谦之文身直理。吾故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新科二十卷。自开辟已来不传于世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宁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加之以服食闭练。使玉女九疑十二人授谦导引口诀。遂得辟谷气盛。颜色鲜丽。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
太常八年十月有牧土上师李普文。来嵩岳云。老君之玄孙也。昔居代郡桑干。汉武时得道为牧土宫主。领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地方十八万里。其中为方万里者。有三百六十方。遣弟子云。嵩岳所统广汉方万里以授谦之。作诰云云。
录图六十卷。真经付汝。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能兴造克就则超登真仙矣。
又云。地上生民末劫垂及。行教甚难。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云云。
又云。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天别三十六宫。宫有一主。其赤松王乔韩终张安世刘根张陵。近世仙者。并为翼从。命谦之与群仙为友。
又云。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三十二天为延真宫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髡形染衣。断绝人道。天上衣服悉然。始光年中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