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吴天竺沙门维只难译(第一译)
阿差末菩萨经四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无尽意经十卷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译(第五译)
右三经同本。前后五译。二本在藏三本阙(又长房等录竺法护译中。更有无尽意经四卷。据其法护已。出阿差末经。不合再出无尽意。其阿差末经题云。晋曰无尽意。录中脚注云。或四卷。此是梵晋名异。理实一经录存二本。误之甚
也)
小阿差末经二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右一经既加小字。与前诸经应非同本。
方等主虚空藏经八卷(亦云虚空藏所问或五卷)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右一经是大集虚空藏品异译。藏中纵有乃是别生。虚空藏品无谶所翻。非异译者(或即是经是无谶译。非圣坚出)
定意天子所问经五卷(出大集今疑与善住意经同本)周宇文氏三藏禅师阇那耶舍译。
从大集经下一十三部九十七卷大集部中阙本。
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三卷。周宇文氏三藏禅师阇那耶舍译(出翻经图第二译) 右一经前后四译。三存一阙。
菩萨十地经一卷(亦云大方广经亦直云十地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
译)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第二译)
十地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只多蜜译(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前后五译。二存三阙。
大方广不生不灭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单本)
大方广如来难思议境界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单本)
佛藏方等经一卷(亦名问明显经)宋沙门释道严译右一经隋代沙门法经录
云。是华严经明难品异译。今阙此经(旧经在第六卷新经在第十三)
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华严净行品亦直云本业经)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第三译)
右兼本品前后五译。四本在藏一本阙(其旧华严经既是觉贤所译。不合别出此本业经。以大周录入藏中有未见其本。且此述之。又长房录中支谦再出净行品经者误也。其净行经脚注云。一名菩萨本业经)
菩萨十法住经二卷(是十住品)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第三译)
右兼本品前后五译。四本在藏一本阙(长房等录更有菩萨十住经一卷。云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详其觉贤既译大本。不合别出此经。房录误也)
十住经十二卷(是十地品)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第二译)
右兼本品前后五译。四本在藏一本阙。
罗摩伽经三卷(是入法界品少分)曹魏西域三藏安法贤译(第一译)
罗摩伽经一卷(是入法界品少分)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第四译)
右兼本品前后五译。三本在藏二本阙。
从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下一十二部二十七卷。华严部中阙本。
梵般泥洹经二卷(旧录云胡般今改为梵字或一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第一译)
大般涅槃经二卷曹魏外国三藏安法贤略前品为二卷(第二译)
大般泥洹经二卷吴优婆塞支谦译序品哀叹品为二卷(第三译)
般泥洹经二十卷北凉雍州沙门智猛于凉州译(第六译)
右兼涅槃大本及新译后分前后七译。三本在藏四本阙(又大周录中指竺道祖录云。东晋义凞十三年佛陀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大般泥洹经一卷。或云十卷。是大本前分十卷。尽大众问品今寻诸录及传记等。其法显译。大般泥洹亦是义熙十三年于道场寺译。其法显所出诸经并与觉贤共译。诸录题注多相参涉。时处既同必非再出。今合为一更不别存)
从梵般泥洹经下四部二十六卷涅槃部中阙本。
蜀普曜经八卷失译(似是蜀土所出在魏吴录第一译)
普曜经八卷(或六卷或五卷)宋沙门智严共宝云译(第三译)
右二经与方广庄严经同本。前后四译。二存二阙。
无量义经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存一阙。
法华三昧经六卷(一本加正字)吴外国三藏支强良接译(出翻经图第一译) 萨芸芬陀利经六卷西晋三藏竺法护太始年译(第二译。谨按长房等录。其正法华是竺法护。太康七年译。见聂道真录复云太始元年译。萨芸芬陀利经六卷。出竺道祖录同是一经不合再出。名目既殊本复存没。未详所以。或可萨芸芬陀利是梵语。正法华是晋名。梵晋俱存。录家误也)
方等法华经五卷东晋沙门支道根译(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兼及添品前后六译。三存三阙。
佛以三车唤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右一经出法华经中异译。应是譬喻品。
吉维摩诘经二卷。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第一译)
异毗摩罗诘经三卷(佑云异维摩诘。或作思字或二卷)西晋西域优婆塞竺叔兰译(第三译)
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或云维摩诘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四译谨按僧佑录中更有删维摩诘经一卷。亦云竺法护译。下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