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55-憨山老人梦游集-明-蔡德清-第249页

。苦乐者乐日化。故效道之人。去彼取此。
  天地不劳而成化。圣人以劳而成功。众人因劳而遂事。事遂者逸。功成者退。故曰。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多财者骄。高位者慢。多功者伐。大志者狂。胜才者傲。厚德者下。实道者随。
  不了假缘。横生取舍。识风鼓扇。浩荡不停。如海波澄。因风起浪。风若不起。波浪何生。识若不生。万缘何有。故致道者。不了即生。了即无生也。善哉。
  源不远。流不长。道不大。功不固。是以圣人德被群生。功流万世。以其道大也。有大道者。孰能破之。
  目容天地。纤尘能失其明。心包太虚。一念能塞其广。是知一念者。生死之根。祸患之本也。故知几知微。圣人存戒。
  自信者。人虽不信。亦信之矣。不自信者。人虽信。亦不信之矣。故自信敦诚。人信易欺。诚者曰精。欺者曰沦。智照识惑。惑起千差。照存独立。故致道者。以照照惑。贵智不贵识。
  观夫市人莽行。失足于洼。然必惕然挥臂以自誓者。为嫌其污屦也。今夫人者。处下德而晏然。不惕不誓。是自短于市人。而土苴其道德也。悲夫。
  人皆知变之为变。而为之变。而不知变有不变者存焉。苟知其不变。则变不能变之矣。苟不知其不变。虽无变何尝不变哉。请试观夫圣人。身循万有。潜历四生。纭纭并作。而无将无迎者。是处其不变而变之也。何变哉。若夫人者。形若槁木。而心若飏尘。物绝迹而犹呻吟。是无变也。何尝不变哉。
  寝息坐卧。所以逸身也。止绝攀缘。所以逸心也。身逸者志堕。心逸者志精。故养道者。忘形师心道乃贞。
  天地大。以能含成其大。江海深。以善纳成其深。圣人尊。以纳污含垢成其尊。是以圣人。愈容愈大。愈下愈尊。故道通百劫。福隆终古。而莫之争。
  视民为吾民。善善恶恶。或不均。视民为吾心。慈善悲恶。无不真。故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此之谓同仁。
  见色者盲。见见者明。闻声者聋。闻闻者聪。是以全色全见。尽声尽闻。无不融。声色俱非。见闻无住。此之谓大通。
  众念纷纷不止。无以会真。若以众念止众念。则愈止愈不止矣。若以一念止众念。则不止而自止矣。吾所谓一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不妨念念。而竟何念哉。虽然。实无念者。赘也。夫曾不知其为橛也。
  心体元虚。妄想不有。若了妄不有。虽有而不有也。不了妄不有。虽不有犹有之也。故妄想如空花。其根在眼眚。了眚花不无。空体常寂灭。
  夫平居内照似有。及涉事即无者。直以心境未融。前尘未了。而为留碍也。故造道者。不了前尘。纵心想俱停。犹为趣寂。故于至道不取。
  体寂用照。用不失体。即照而寂。体不离用。即寂而照。是以体寂若太虚。用照如白日。故万变无亏。无幽不鉴。
  前无始。后无终。万劫一念。六合一虚。人物齐轨。大小同状。昼夜不变。死生不迁。此之谓常。然体此者。似人而天。谁为之愆。
  事小理大。事有千差。理唯一味。善理者。即事无外。隐显存亡莫之二。是以至人。愈动愈静。无不寓。
  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有心求。有心执有。无心着无。是二俱非。则超然独立。所以大人无对者。以其无可当情也。
  念有物有。心空法空。是以念若虚镕。逢缘自在。心如圆鉴。来去常闲。善此者。不出寻常。端居妙域矣。
  大忘不忘无不忘。用意忘者。愈忘愈着。执著者。未喻道。果喻道。何不忘耶。故曰鱼相忘于水。人相忘于道。
  游鱼不知海。飞鸟不知空。凡民不知道。藉若知道。岂为凡民哉。吾意善体道者。身若鱼鸟。心若海空。近之矣。
  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扬眉瞬目。或饮与啄。左之右之无时不察。察久念裂。划然自得。自得者自知。人莫之识。
  天地之功。不舍一草。沧海之润。不弃一滴。圆明之体。不离一念。是知一念之要。重矣夫。
  真心至大。此身至微。是以明真心者。返观此身。犹若片云浮于太清。任往任来。翛然无寄。由无寄故。处世若寄焉。
  为有为。无能为。为无为。能有为。是以圣人无为而无不为也。吾所谓圣人无为者。盖即为而不有其为。非若寒灰枯木。而断然不为也。
  太虚游于吾心。如一沤在海。况天地之在太虚乎。万物之在天地乎。此身之在万物乎。外物之在此身乎。嘻。[耳*少]小哉。以其小故大。
  天地寂。万物一。守寂知一。万事毕。处此道者常不忒。以其不忒。故作做云为俱不失。不失者。谓之真人。
  超然绝待大同也。夫不同。则物我二。物我二。则形敌生。有形敌者。侍莫甚焉。何绝哉。吾意善致道者。贵两忘。两忘则物我一。物我一。则形敌忘。形敌既忘。谁待哉。绝待故大。大故同。大同者。谓之圣人。故曰。会万物而为己者。其唯圣人乎。
  山河大地。一味纯真。心若圆明。天地虚寂。故达此者。外触目无可当情。中返观了无一物。如斯则空。空绝迹。物物徒云。身寄寰中。心超象表矣。
  静极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