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55-憨山老人梦游集-明-蔡德清-第99页

佛楞严。以一心三观为宗。向以文字障碍。贫道澄心谛观。只以理观为主。理观一通。余文可略。嗣隐东海。潜心力究。忽然有得。遂直述此书。自为必信。即法门疑者不无。久慕玄解。特请印正。当有面决处。此时苦以病魔作祟。傥秋爽有期。当与掩关十日。一决生平之素。庶此道寥寥。天壤不孤耳。明发溯流。回首徒有瞻依。
寄高瀛台太守
顷时事惊心。公壮心勃勃。读尊草。委悉近况。然臣子为国摅忠。固本分事。第非其时。似违用舍之戒。况当垂老之事。居固穷之地。正壮士失色之时。岂不为身心大累乎。杜智者之于重轻。必有一以审处矣。山野年近八十。衰病日至。幸藏迹空山。苟延一息。待死而已。枯朽之怀。无以为知己道者。傥公能降心寂寞。享清修之乐。作出世一段因缘。大为奇事。古云。生平无限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此实意之所望者。
答谈复之
顷就湖东尺地。结庐于灌水之阴。业幸就绪。于月之十八日。入室高卧。梦想顿空。足可娱老。且喜得如足下信道之士。相与精神流通。可谓不索寞矣。行者来。得足下书中语。似于知见上做工夫。此足下信向之笃。故楞严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谓众祸之门也。又云。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是谓众妙之门也。此中云知见。大非凡情妄想思算境界。皆从实际工夫。真参实悟处做出。殊非口头戏论。当作佛法也。足下信心固笃。入法未深。便作如是种种知见语。皆成戏论。其在善知识分上。不是以佛法作人情。便以冬瓜印子许可也。老人所云。众生知见。即佛知见者。盖推本未迷以前言之耳。不是迷中妄想知见。当作佛之知见也。若以妄想为佛知见。则大地众生。皆已是佛。又何用修行耶。若以寻常妄想情虑。当作受用境界。则一切世闲淫杀未除。贪嗔放逸者。皆是佛矣。若作此解。即是魔说。岂可以邪见作正悟耶。来语种种。皆非真实受用处。足下但将从前知见一切刬去。纤毫不留。于一念不存处。稍见影响。方可以言个中事。若以聪明伶俐知见。把作正解。恰似认驴粪作明珠。若在善知识门下。存此知见。则善知识亦成邪魔种类矣。老人于足下。大生法爱。故不惜眉毛。以酬来意。足下试自点检。果于知见上有何实际。当不落此戏论场中。以为入道真种耳。深切思之。
  又。
  向上一路。亲近者稀。不是真正奇男子。决不能单刀直入。此事决不是世闲聪明伶俐。可能凑泊。亦不是俗习知见之乎者也。当作妙悟。亦不是记诵古人玄言妙语。当作己解。只须真参实究。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若有志参究。只须将从前知见。尽情吐却。即上大人孔乙己字脚。亦不许存在胸中。吐到干干净净。一物不留处。放下又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方是入手时节。此时正好着力做工夫。做到做不得处。如壁立万仞。才是得力时节。如此用心。辟如逼狗跳墙。定有从中迸出一段光景。方是真受用处。殆非泛泛可到此地。苟非真正丈夫。有决定之志者。不能至也。世闲多少聪明伶俐汉。都纳降款于五欲场中。高者纳于功名路上。如此而已。几曾有自己活计哉。以足下之根器。加之笃实信心。已具根本。最为难得。若效当世口鼓子禅。但资说铃。不究实际。岂不孤负己灵哉。以足下信老人心。决定无疑。故不敢负足下归心之望。前书僭妄。以恃知己。故不惜眉毛。不是披剥足下。愿足下诣真实际。不欲向门头户底。堕恒品耳。足下自谓向棒喝下承当。足见大力量处。要知古人棒喝不轻施。即承当亦未可草草。愿足下从今一切知见。尽行放下。就放下处提撕。便见真实受用。以所望足下不浅。故不惜忉怛。政以足下有此大力量。故以千斤担子累足下耳。读书之下。试请大慧书问一看。便见老人不妄与也。
与穆象玄侍御
山野向有休老南岳之志。去冬杖策而来。山居之缘未就。顷者暂寓衡阳之湖东。亦古道场地也。勤公来。得悉明公。比来大作佛事。顿开人天眼目。闻之喜不自胜。尝谓古今豪杰之士。一段般若光明。多被世缘盖覆。尽力纳向功名富贵门头。肯于自己性命根宗。向上一路着脚者。甚自难得。以此大事因缘。乃大丈夫究竟归宁之地。明公顿能向此。回视功名事业。特尘垢秕糠。欣羡何如。第恨不能相与决择向上事。以此为阙耳。闻明公精持金刚般若。顷有决疑一本。奉为法施。
答刘玉受缮部
芜关幸入维摩之室。自尔音问时通。第未酬公归命之念。此为抱愧。别入匡山。栖迟六年。壬戌长至月。复有岭南之行。辱惠辛酉闰月书。至癸亥二月。方得开诵。一书之达如此。况人生多世之缘乎。所示病纪。细细披读。虽是病态。要自参究习气中发。非业习也。就中见公欢喜不无。但以为实证。则未可也。且楞严明训。若从真实参究禅定中来。亦不敢作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况病态乎。虽然。过此一番。公当自信其心。埽除从前知见。不患不到家邦平贴地耳。
答杭城诸宰官
山野自愧薄劣。为法门罪人。漂流瘴海。二十余年。骨殒神销。仅存一息。将匿影穷山。毕命斯世。第以法门之故。与达师有死生之义。悲莲师有慧日之沉。特不远数千里。持瓣香以吊。兹已了双径之愿。拟过残冬。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