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
自觉圣智。第一义心。非名相之所诠。奚思议之能入。依染净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无性。因迷中体用差别。立八种识。识若空华。约悟时显理偏圆。称二无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语。唯传此心。一切佛心。咸印斯语。语即非语。无劳扫空里之华。心亦非心。何事觅波外之水。正法眼藏。统权实以同归。百八句门。彻真俗而不二。穷真俗之致。乃知真俗本融。昧权实之殊。岂达权实一体。悲夫。先哲旣逝。后学肤承。畏堕名。相窠臼。翻为名。相所縳。莫究端倪。喜谈直捷法门。遂为直捷所拘。终成浅陋。旭惭薄怙。未践真修。幸遇上乘。聊窥一线。将申经义。例开五重。第一释名。第二显体。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第一释名者。经题八字。七别一通。就别题中。初言楞伽者。此翻不可往。乃大海南岸摩罗耶山顶之城名也。次言阿跋多罗者。此翻无上。次言宝者。乃此方至贵至重之称。谓此摩罗耶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焰。如百千日。照曜金山。(文出魏译)故言无上宝也。此则直以说法之处而为经题。故魏译名入楞伽经。唐名大乘入楞伽经。夫大海水波浪之南。有摩罗耶山顶楞伽大城。俯临绝壑。四方无路。非神通者。不能游居。以譬众生。藏识心海转识波浪之中。有第一义谛自觉圣智境界迥绝思议。四句咸离。非忘念者。不能证觉也。释此譬意。略分为二。初分释。二合释。初分释中。复二。初释楞伽。次释阿跋多罗宝。初中又二。初约教别释。二结成经意。
初约教为四。初明偏真不可往。二明即真不可往。三明离二边中不可往。四明即二边中不可往。
初明偏真不可往者。夫众生六识。依于根海。揽于尘风。起惑造业。流浪无已。谁知南明彼岸。有妙宝山。山中有城。寂静安隐。纵令藉佛言教。知有涅槃。譬如遥望楞伽。如何可往。必须四念处慧。息境界风。四正勤力。澄转识浪。四如意足。发起神通。五根蹑足于虚空。五力直上而不返。然后开七觉无门之门。遵八正无路之路。径登三脱。安隐入城。此则一切外道凡夫仙魔释梵所不能到。故云不可往也。
二明即真不可往者。夫宝山有城。虽云在海彼岸。实在海中。涅槃山城。当知亦尔。即在生死大海之中。生死大海。旣如幻梦。涅槃山城。亦如幻梦。而一切外道凡夫。乃至愚法二乘。咸执三界以为实有。不知三界诸法无性。亦不知无性之性。正在一切差别幻梦性中。自非了达身受心法。等如虚空。成就无生三十七品。知一切法本空无。相无作。何由安隐入涅槃城。故约凡外愚小而云不可往也。
三明离二边中不可往者。夫摩罗耶山楞伽大城。自海龙王宫出。南望观之。则云在彼南岸。然更过此山之南。复有大海。从彼返观。则又云在此北岸矣。是知对生死明涅槃。则涅槃为彼岸。生死为此岸。对中道明二边。则中道如山顶。而二乘所谓涅槃彼岸。还是变易生死大海耳。二乘自谓出生死有边。入涅槃无边。作已渡想。作究竟想。而不知此高山大城。种种诸宝。间错庄严。无量华园香树堂室。古昔诸佛贤圣思如实法得道之处。(文出魏译)斯乃迥超二种生死大海。若以空作证者于此妙境。永非其分。故约两教二乘而云不可往也。况凡外乎。夫众生无始以来。法尔有八种识。第八名为阿赖耶识。即是全体如来藏心。具足一切染净种子。由无始来从未悟故。不觉念起而有无明。由无明故。现妄境界。由境界风鼓动心海。遂使转识波浪。腾涌不绝。然此藏识之中。法尔具足无漏性功德种。虽复炽然流转生死。而此无漏心性。仍复常住。不生不灭。譬如大海波浪之中。宝山大城。朗然安住。性无动摇。苟生死涅槃此彼两岸情见稍未尽忘。决定不能阶此常住山顶。故须先以入空道品。离生死有岸。次以入假道品。离涅槃空岸。非空非有。四句咸离。正观中道。不践凡小权乘辙迹。如神通力。得诣山城也。
四明即二边中不可往者。夫山城旣在大海之中。则中道岂在二边之外。苟不得神通。则不惟山城决不可往。即大海亦决不可往也。苟得神通。则山城尚可直往。大海亦何不可往哉。罗婆那夜叉王。以神通力。住此山城。游戏往来海此彼岸。无有障碍。诸佛菩萨。亦复如是。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妙慧。即是自觉圣智。觉了一切诸法。皆是自心所现境界。心外无法。是故恒居中道涅槃山城。游戏往来生死涅槃此彼两岸。自在无碍。彼弃二边取中道者。譬如枯守山城。不能飞渡大海。何名神通。旣无神通。即非夜叉王之眷属。是故别十回向。不知中道佛性即一切法。圆教夺之。仅名理即。唯有圆顿行人。了知如来藏心不变随缘。举体而为赖耶识海。亦即举体而为外境界风。亦即举体而为转识波浪。亦即举体而为法性宝山大涅槃城。又复随缘不变。举凡八识六尘生死涅槃二边中道乃至五法三自性等。一一无非自心现量自觉圣智境界。所以咸超四句。并绝百非。执之则触涂成滞。了之则无法不通。此则六道三乘九法界思量分别所不能入。故云不可往也。初约教别释竟。
二结成经意者。经初叹菩萨德。谓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究竟通达。盖是即二边中。而经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