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斋。道俗四十许人。已经七日正就中食。忽有一人裤褶乘马入至堂前下马礼佛。璟谓常人不加礼异。此人登马挥鞭忽失所在。便见赤光赫然竟天。良久而灭。后三年十二月。在白衣家复作普贤斋。将竟之日有二沙门。容服如凡直来礼佛。众中谓是常僧不甚尊仰。聊问何居。答曰。住在前村。时众白衣有张道。觉其有异至心礼拜。沙门出门行可数十步。忽有飞尘直上冲天。追目此僧不复知所。璟以七年与同学来游京师。时司空何尚之始构南涧精舍。璟寓居焉。夜中忽见四人乘一新车从四传教。来在屋内呼与共载道。璟惊其夜至疑而未言。因眼闇不觉升车。俄而至郡后沈桥见一贵人。着帢被笺布单衣。坐床纛伞形似华盖。卤簿从卫可数百人悉服黄衣。见璟惊曰。行般舟道人精心远诣旨。欲知其处耳。何故将来即遣人引送。璟还至精舍门外失所送人。门闭如故。扣唤久之。寺内诸僧咸惊相报告。开门内之。视所住房。户犹故关之(右三验出冥祥记)。
斋上定林寺有释普明。姓张。临渭人。少出家禀性清纯蔬食布衣。以忏诵为业。诵法华维摩二经。及讽诵之时。有别衣别座。未尝秽杂。每至劝发品辄见普贤乘象立在其前。诵维摩经亦闻空中唱乐。又善神咒所救皆愈。有乡人王道真妻病。请明来咒。明入门妇便闷绝。俄见一物如狸。身长数尺许。从狗窦出。因此而愈。明尝行水傍祠。巫觋自云。神见之皆奔走。以宋孝建中卒。春秋八十有五(右此一验出唐高僧传)。
观音验(略引二十验)
秦尚书徐义
秦居士毕览
晋沙门竺法义 晋沙门竺法纯
晋沙门释开达
晋居士郭宣 晋居士潘道秀
晋居士栾荀 晋沙门释法智
晋南公子
晋沙门道 泰晋居士孙道德
晋居士刘度
晋居士窦传 晋沙门竺法纯
宋居士张兴 宋居士宋琰
魏沙门释道泰
魏居士孙敬德 魏沙门释法力
秦徐义者。高陆人也。少奉法。为苻坚尚书。坚末兵革锋起。贼获义将加戮害。乃埋其两足编发于树。夜中专念观世音。有顷得眠。梦人谓之曰。今事亟矣。何暇眠乎。义便惊起见守防之士。并疲而寝。乃试自奋动。手发既解足亦得脱。因而遁去。百余步隐小丛草。便闻追者交驰火炬星陈。互绕此丛而竟无见者。天明贼散。归投邺寺遂得免云。
秦毕览。东平人也。少奉法。随慕容垂北征没虏。单马逃窜。虏追骑将及。览至心诵念观世音。既得免脱。因入深山迷惑失道。又专心归念。中夜见一道人法服持锡。示以途径。遂得还路安隐至家。
晋始宁山有竺法义。晋兴宁中沙门。游刃众典尤善法华。受业弟子常有百余。至咸安二年。忽感心气疾病。常存念观世音。乃梦见一人破腹洗肠。寤便病愈。傅亮每云。吾先君与义公游处无间。说观世音神异莫不大小肃然。
晋沙门竺法纯。山阴显义寺主也。晋元兴中起寺行墙。至上兰渚买材。路经湖道。材主是妇人。而应共至材所。准许价直。遂与同船俱行。既入大湖。日暮暴风波浪如山。纯船小水入。命在瞬息。念值行无福忽遇斯灾。又与妇人俱行其以罔惧。乃一心诵观世音经。俄有大舟流趣纯。适时既入夜。行旅已绝。纯自惟念。不应有此流船。疑是神力。既而共度乘之。而此小船应时即没。大舟随波鼓荡。俄得达岸也。
晋沙门释开达。隆安二年登垄采甘草。为羌所执。时年大饥羌胡相啖。乃置达栅中将食之。先在栅者十有余人。羌曰夕烹俎。唯达尚存。自达被执便潜诵观世音经。不懈乎心。及明日当见啖。其晨始曙。忽有大虎径逼群羌奋怒号吼。羌各骇怖迸走。虎乃前咬栅木。得成小阙可容人过。已而徐去。达初见虎咬栅必谓见害。既栅穿而不入心疑其异。将是观世音力。计度诸羌未应便及。即穿栅逃走。夜行昼伏遂得免脱。
晋郭宣之。太原人也。义熙四年为杨思平梁州府司马。杨以辄害范元之等彼法宣亦同执在狱。唯一心归向观世音菩萨。后夕将眠之际。忽亲睹菩萨光明照狱。宣瞻觌礼拜祈请誓愿。久之乃没。俄而宣之独被恩放。既释依所见形制造图像。又立精舍焉。后为零陵衡阳卒官。
晋潘道秀。吴郡人。年二十余。为军乱主。北为征固。既而军小失利。秀窜逸被掠。经数处作奴俘虏异域。欲归无因。少信佛法常至心念观世音。每梦寐辄见像。后既南奔迷不知道。于穷山中忽睹真形。如今行像。因作礼。礼竟豁然不觉失之。乃得还路。遂归本土。后精进弥笃。年垂六十而亡。
晋栾荀不知何许人也。少奉法。尝作福富平令。先从征虏循值小失利。舫遭火垂尽贼亦交逼。正在中江风浪骇目。荀恐怖分尽。犹诵念观世音。俄见江中有一人挺然孤立腰与水齐。荀心知祈念有感。火贼已切。便投水就之。体既浮涌脚以履地。寻而大军遣船迎椄败者。遂得免济。
晋沙门释法智。为白衣时。尝独行至大泽中。忽遇猛火四方俱起。走路已绝。便至心礼诵观世音。俄然火过。一泽之草无有遗茎者。唯法智所处容身不烧。于是始乃敬奉大法。后为姚兴将从征索虏。军退失马落在围里。乃隐沟边荆棘丛中正得蔽头。复念观世音心甚勤至。隔沟人遥唤后军指令杀之。而军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