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73-法苑珠林-唐-道世-第231页

火亦复如是。舍利弗。今以非喻为喻。舍利弗。譬如猛火与诸干薪。结期七日当大战斗。尔时一切干树果木种种枝叶。悉共合聚如须弥山。尔时猛火有一亲友。而告之言。汝今何故不自庄严多觅有救。援助彼众。汝唯一己。何能当之。时火答言。彼怨虽多我力能敌不须伴党。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诸烦恼悉共和合其势炽盛。菩萨智慧力能消伏。如阿伽陀一丸之药能破大毒。菩萨智慧亦复如是。小智慧药能坏无量大烦恼毒。
又佛本行经云。尔时佛告诸比丘僧。作如是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久远之时。有一贫人以乞自活。从一城至波罗柰城。至彼城已。其城所有乞人见者皆呵责言。汝从何来而至于此。遂遮不听游行告乞。尔时彼人见有障碍作是思惟。我于彼辈无有过失。何故障我而告乞也。于时波罗柰城有一长者。遗失铜钵。时彼长者求觅铜钵所在不获。因求钵故至余一村。时彼乞人于粪聚中得彼铜钵挂于杖头。将来往入波罗柰城。从街至街。从弄至弄。从此交弄至彼交弄。从此方隅至彼方隅。口唱是言。此之铜钵是谁之物。识者收取。而彼游历处处东西求觅其主了不能得。既不得主。便即往至付梵德王。乃至长者后闻有人从彼粪中得一铜钵挂于杖头。将来入彼波罗柰城。处处游访不知主处。既不得主便付梵德王。既闻是已。到梵德王边。到已白言。大王当知。前者乞人所奉铜钵是我之物。时梵德王遣使往唤彼之乞人。而语之言。汝于前者所送铜钵。今此长者云是我许。其事如何。彼人即白梵德王言。如是大王。我本不知彼之铜钵是谁之物。在粪聚中。我既得已。即挂杖头将来入城。东西访问不知主处。遂奉大王任王所用。尔时梵德闻彼语已。心大欢喜而告彼言。人者。汝今欲于我边乞何等愿。我当与汝。而彼铜钵还其长者。尔时彼人白梵德王作如是言。大王。今若必欲欢喜与我愿者。愿王于此波罗柰城。所有乞人用我为王也。时梵德王复告彼言。今者何用与彼乞儿而为王也。但当更乞诸余好愿。或金或银。或索国中最胜村落用为封邑。我即与汝。时彼乞人复白王言。王若欢喜与我愿者。我今正欲得前所愿。王遂报言。任汝所乐。随汝作耳。尔时在彼波罗柰城。合有五百乞儿依住彼乞愿者。悉唤令集而告之言。我今得与汝等为王。汝等必当听我处分。时诸乞人问彼王言。汝今云何处分我等。令作何事。时彼人言。汝等相共或有捉置髆上者。或有取我而背负者。自余皆悉为我左右围绕而行。而彼五百诸乞儿辈闻彼语已。即从处分。或有舆者。或背负者。处处游行所有饮食坐席之所即往彼乞。乞已将向一处。分张而共食啖。如是方便多时活命。时有一人屏处独食摩呼茶迦(隋言欢喜丸也)。尔时乞王从其人边夺取彼食已将走。其王徒众五百乞儿。逐彼王走至于远处。皆悉疲乏。既疲乏已。悉各回还。其彼乞王身力壮健。走而不乏。更至远已。回头望看五百乞儿悉皆不见。既不见已。入一园内取水洗手。坐于一边欲食彼食。未食之间便生悔心。我今不善。我今何故于彼人边夺取其食。更复诳我随从人辈。此食既多我食不尽。若世间内有诸圣人。愿知我意而来此者。我即分与。发是心已。有辟支佛。名曰善贤。从虚空里飞腾而来。在彼人前。从空直下。去其不远。其人遥见彼辟支佛威仪庠序。行步齐。停。举动得所不缓不急。见如是已。于彼辟支佛所心得净信。得净信已作如是念。由我往昔所受贫煎。及以现在皆悉不值如是福田。于如是人不行布施恭敬供养。我昔若值如是福田。今日应不遭斯困顿。亦不应被他逼切而得活命。我今将此食奉上仙人。未审此仙受纳以不。若蒙受者。愿我将来免此贫煎困厄之身。作是念已。即将此食奉此仙人。然辟支佛有如是法。唯现神通教化众生。更无别法。时辟支佛受取彼食。从地腾空而去。其人见彼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以欢喜故顶戴指掌。遥礼彼尊辟支佛足。作是礼已心发是愿。愿我此身于未来世。每常值遇如是世尊。或胜此者。而彼世尊所说之法。愿我一闻速得证解。又愿我于未来世中。在大威德豪族姓家。为王治化更莫在彼贫儿之内。复作是愿。生生世世不堕恶道。
佛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波罗柰城乞儿之王。施辟支佛摩呼茶迦此是谁者。莫作异见。婆提唎迦比丘是也。时乞儿王施辟支佛食。因彼业果今生释种大豪贵族。资财无乏少。由昔愿故。今得王位。又由昔愿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多受快乐。又由昔愿今值于我。而得出家。受具足戒。得罗汉果。我又授记。于我声闻弟子之中。豪姓出家最第一者。婆提唎迦比丘是也。
颂曰。
贤人慕高节  志愿菩提因
御鹤翔伊水  策马出王田
本祈立弘誓  感报弥陀身
能仁修八正  超逾九劫前
声流遍三界  慈化通大千
掩尘息妄想  凡圣并欣然
含生同志趣  保益启心神
生死必永尽  岂同庄老仙
法苑珠林卷第三十四
法苑珠林卷第三十五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法服篇第三十
然灯篇第三十一
法服篇(此有六部)
述意部
功能部
会名部
济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