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73-法苑珠林-唐-道世-第401页

神鼎不知何来。时至玉泉寺。以为终焉之地。时经亢旱泉竭苗焦。合寺将散。藏乃至心祈请。泉即应时涌溢。天雨滂沛。道俗动色。惊嗟不已。至贞观十六年。终于会昌。还葬山所。
唐襄州光福寺释慧璇。姓董氏。善通三论涅槃。庄老俗书久已洞明。由此声誉久逸汉南。至贞观二十三年讲涅槃经。四月八日夜山神告曰。法师疾作房宇。不久当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讲盆经竟。敛手曰。生常信施。今须通散一毫以上舍入十方众僧及穷独乞人并诸异道。言讫而终法座。春秋七十有九。初住光福寺居山顶上。引汲为劳。将移他寺。夜见神人。身长一丈。衣以紫袍。顶礼璇曰。奉请住此常讲大乘经。勿以小乘为虑。其小乘者。亦如高山无水。不能利人。大乘经者。犹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读诵讲说大乘。能令所住珍宝光明眷属荣胜饮食丰饶。若有小乘前事并失。唯愿弘持勿孤所望。此山顶寺先无水可得。山神曰。法师须水此易可得。来月八日定当得之。自往剑南慈母山大泉。请一龙王去也。言已不见。恰至来期七日初夜。大风卒起从西南来。雷震雨注在寺北汉高庙下佛堂后百步许。通夜相续。至明方住。唯见清泉香而且美。合众同幸。及止此住本龙泉渐竭。据斯以验。实感通奇(右此三验出唐高僧传)。
园果篇第七十二(此有五部)
述意部
引证部
树果部
损伤部
种子部
述意部第一
窃惟。王舍竹园经行是寄。灵山石室宴坐斯依。净住遍于十方。慈化通于三界。所以远追须达。高慕庵罗。崇无尽之因。造不坏之地。兴心敬仰。福趣玄门。起念乖恭。业钟汤炭。故睹则发心。见便忘返。益福生善。称为伽蓝也。若有真心造作。纵小得福弘多。何况于大。若起伪心修造。纵大得福尚少。何况于小。是故行者。若欲造作。必须依法。不得奸伪也。
引证部第二
如过去因果经云。诸僧伽蓝中。竹园僧伽蓝。最为其心念。中本经云。罗阅只国长者迦兰陀心念。可惜我园施与尼揵。佛若先至奉佛及僧。悔恨前施永为弃捐。大鬼将军。名曰半师。知其心念即召阅叉推逐尼揵。裸形无耻不应止此。尼揵惊。怖驰走而去。长者欢喜。营造精舍施佛及僧。
又菩萨藏经云。阿难。我今于此竹园中转此菩萨藏经不退转轮。断一切众生疑。阿难。过去诸佛亦皆于此虚空地分说菩萨藏经。阿难。所有贪嗔痴众生。入此竹园不发贪嗔痴。众鸟入者非时不鸣萍沙大王与诸婇女。入此园中共相娱乐。自觉无欲。诸女亦尔。时王欢喜每作是念。愿世有佛。当以此园奉上于佛。佛于中住。我当闻法。何以故。可供养者。应住此园。非五欲人所应得住。是园无有虺蜈蚣蚊虻毒螫。若住其中无复毒心。亦是竹园不共功德。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信心清净。以园林地施与众僧。令僧受用。命终生揵陀罗天。天女围绕百倍纵逸。若有众生以善修意。为遮寒热造作义屋。令人受用。命终生常恣意天。五欲自娱。从天命终。若得人身。为王大师。
树果部第三
如立世阿毗昙论云。剡浮树者。此树生在阎浮提北边。在泥民陀罗河南岸。是树株本正州。中央。从树株中央取东。西角。并一千由旬。是树生长具足形容可爱。枝叶相覆。久住不凋。一切风雨不能侵入。次第相覆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无瘤节。五十由旬方有枝条。树身径刺广五由旬。围十五由旬。其一一枝横出五十由旬。中间亘度一百由旬。周回三百由旬。其果甘美无比。如细蜂蜜。果大如瓮。其核大如世间剡浮子核。其上有鸟兽之形。东西枝有子。多落阎浮提地。少落水者。南枝果子。并落阎浮提。北枝果子。悉落河中为鱼所食。树根悉是金砂所覆。当春雨时下不漏涩。夏则不热。冬无风寒。乾闼婆及药叉神依树下住。如是之事云何知耶。昔王舍城有两比丘。具神通力。共为朋友。往看彼树遂至树所。见树果熟堕地。自破其一。比丘从其蒂孔探手至甲。其最长指犹不至核。牵手而出。为果所染。手甲皆赤。其果香气能染人心。鼻嗅果香。第二比丘问言。汝欲食不。长老我不乐食。是事者。有不可思议。是离欲结最为广大。何以故。若人未离欲嗅是香。即生心气。乃发颠狂。有诸离欲外人若嗅此香。退失离欲之地。是二比丘还王舍城说如上事。时有一人。名曰长胫。本是王种。姓拘利氏。宿业果报所得神通。若行水中。前脚未没。后脚已移。若行草叶。草虽未靡。便得移步。是人从佛闻说此树。即白佛言。我今行至剡浮树不。答云。得至。是人礼佛向北而去。度诸山经过七山。第七名金边山。登山顶向北。耸身远望。唯见黑暗。怖畏而返。佛问。汝至剡浮树不。答言。不至。佛问。汝何所见。答曰。唯睹黑暗。佛言。此黑暗色即剡浮树。是人重礼佛足。右绕三匝。更向北行。重度前七山。更度后七山。又度六大国。又度七大树林。林间有七大河。渡是七河。又度阿摩罗林及诃梨勒林。乃至剡浮南枝。从南枝上行至北枝。是人俯窥见下。水相与常水异。澄清洞彻都无障碍。是人思惟。我之神通今于此处得成就不。因脚履水手攀树枝。是脚至水如石即没。于此神通不得成就。此水轻细如酥油。浮在水上。若以此水投于彼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