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云。吾四十九年住世。不曾有一字與人。汝請吾再轉法輪。是謂吾曾轉法輪也。然今時眾中建立箇賓主問答。事不獲已。蓋為初心爾。
芭蕉清和尚。僧問如何是提婆宗。曰赤旛在左。問。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忽遇客賊俱來時如何。曰屋裏有一緉破草鞋。云只如破草鞋還堪受用也無。曰。汝若將去。前凶後不吉。問古佛未出興時如何。曰千年茄子根。云出興後如何。曰金剛努出眼。
大安幹和尚。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羊頭車子推明月。
巖頭共羅山尋塔基次。到中路。羅山忽然喚云和尚。頭回首云作麼生。山以手指曰遮裏好一片地。頭喝云瓜洲賣瓜漢。又行三二里歇次。羅山禮拜問。和尚豈不是三十年前在洞山來。又不肯洞山。頭云是。山云和尚豈不是法嗣德山。又不肯德山。頭云是。山云不肯德山即不問。只如洞山有甚麼虧缺。頭良久云。洞山好佛。只是無光。羅山便禮拜。
妙喜曰。巖頭父子雖善暗去明來。子細點檢將來。未免髑髏敲磕。
石霜性空和尚。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曰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空喚沙彌拽出死屍著。沙彌即仰山。山後舉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源咄云。癡漢。誰在井中。山又問溈山。如何得六根門頭各各頓去。溈曰。若悟了。根無不頓。曰祇如性空和尚道。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如何出得。又作麼生。溈曰我有箇方便出得。曰未審和尚如何出得。溈召慧寂。山應喏。溈曰出了也。仰山於此有省。住仰山後謂眾曰。我耽源處得名。溈山處得地。
雲蓋智和尚示眾。舉趙州問僧向甚處去。云摘茶去。州曰閑。乃頌云。道著不著。何處摸索。背後龍鱗。面前驢脚。翻身筯斗。孤雲野鶴。阿呵呵。又示眾云。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雲蓋今日。千山鬱茂鳥獸嘶鳴。百花競發萬木抽枝。盡是諸佛箇箇真如。汝等諸人游山翫水。直須急著眼睛。莫被伊謾。
世尊因有外道問曰。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外道去後。阿難問佛云。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佛云。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天衣懷頌云。雙鋒覆護兩俱摧。迷雲從此豁然開。收得劫初鈴子後。輕輕一振動雲雷。
永嘉大師初到曹溪。乃遶繩床三匝振錫而立。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本無生。了本無速。祖曰。如是如是。師方具威儀作禮。須臾告辭。祖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邪。祖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邪。祖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祖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徑山國一禪師。唐代宗詔至闕下親加瞻禮。一日師在內庭見帝起立。帝曰師何以起。曰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
妙喜曰。不向四威儀中又如何見國一。
德山和尚小參示眾云。今夜不答話。有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話也未問。為甚打某甲。山云汝是甚處人。云新羅人。山曰未跨船舷好與三十棒。大溈喆頌云。高提祖印踞寰中。孰肯當機定吉凶。不是新羅遮衲子。爭教千古振清風。
雲居膺和尚。僧問山河大地從何而有。曰從妄想有。僧云與某甲想出一鋌金得麼。膺便休去。僧不肯。雲門云。已是葛藤。不能折合得。待伊道想出一鋌金得麼。拈拄杖便打。
高亭簡和尚初參德山。隔江見德山在江岸坐。乃隔江問訊。山以手招之。簡豁然開悟。便橫趨而過。更不渡江。遂返高亭住持。
真淨和尚示眾。舉印宗法師問盧行者云。仁者在黃梅。有何言教旨趣傳授。盧曰。彼指授者唯論見性成佛。不說禪定解脫無念無為。宗云何故不說禪定解脫無念無為。盧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不二之法。宗云如何是不二之法。盧曰。如仁者講涅槃經。明見佛性是名佛法不二之法。諸禪德。彼時小巧禪道。早是中半了也。如今叢林多是唯論禪定解脫無念無為。且道六祖底是如今底是。分即是不分即是。若分去有違有順有是有非。若不分又不辨邪正埋沒我宗乘。譬如世間道路。有直有迃有險有善。其行路者可行即行可止即止。大眾還識泐潭老僧麼。良久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曹山問德上座。菩薩在定。聞香象渡河。出甚麼經。曰出涅槃經。云定前聞定後聞。曰和尚流也。云道也太殺道。始道得一半。曰和尚如何。云灘下接取。
妙喜曰。甚麼參處去也。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丈遂問。面前立者復是何人。老人云。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云不落因果。後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代一轉語。遂問云。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云。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依亡僧事例。丈令維那白眾云食後送亡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