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3-禅宗语录通集

16-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通集-禅门诸祖师偈颂-宋-子升-第30页


五家宗派括
  臨濟宗
南岳馬祖百丈運。臨興南穴首山汾。慈明南會開一續。心出新清端演勤。
溈仰宗
百丈派出大溈祐。香嚴仰山親得紹。南塔芭蕉清續傳。兒孫未見繼其後。
雲門宗
清石天龍接德山。雪峯雲偃香林遠。北塔雪竇付天衣。二本從茲門大顯。
曹洞宗
清石藥山雲洞祖。雲膺同安丕志附。梁山觀得大陽玄。投子芙蓉淳獨步。
法眼宗
雪峯傍出玄沙備。地藏法眼益尊貴。韶國師傳壽與津。佛法新羅而已耳(要知仔細。須尋宗派圖)。
八溢聖解脫門
禮佛敬佛德。念佛感佛恩。持戒行佛行。看經明佛理。坐禪達佛境。參禪合佛心。得悟證佛道。說法滿佛願。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然此八事猶如四方四隅。闕一不可。前聖後聖其揆一也。六波羅蜜亦須兼行。六祖云。執空之人滯在一隅。謂不立文字。自迷猶可。又謗佛經。罪障深重。可不戒哉。
陳賢良書(亦刊于精嚴寶訓)
陳提刑貴謙答真侍郎德秀書曰。承下問禪門事。仰見虗懷樂善之意。顧淺陋何足以辱此。然敢不以管見陳白。所謂話頭合看與否。以某觀之。初無定說。若能一念無生。全體是佛。何處別有話頭。只緣多生習氣。背覺合塵。剎那之間念念起滅。如猴孫拾栗相似。佛祖輩不得已權設方便。令咬嚼□箇無滋味話頭。意識有所不行。將蜜菓換苦胡蘆。淘汝業識。都無實義。亦如國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今時學者却於話頭上強生穿鑿。或至逐箇解說以當事業。遠之遠矣。稜道者廿年坐破七蒲團。只管看驢事未去馬事到來。因卷簾大悟。所謂八萬四千關捩子。只消一箇鎻匙開。豈在多言也。來教謂誦佛之言。存佛之心。行佛之行。久久須有得處。如此行履。固不失為一世之賢者。然禪門一著又須見徹自己本地風光。方為究竟。此事雖人人本有。但為客塵妄想所覆。若不痛加煅煉。終不明淨。圓覺經云。譬如銷金鑛。金非銷固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蓋謂此也。來教又謂。道若不在言語文字上。諸佛諸祖何謂留許多經論在世。經是佛言。禪是佛心。初無違背。但世人尋言逐句。沒溺教網。不知有自己一段光明大事。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之教外別傳。非是教外別是一箇道理。只要明了此心。不著教相。今若只誦佛語。而不會歸自己。如人數他珍寶。自無半錢分。又如破布裹真珠。出門還漏却。縱使於中得少滋味。猶是法愛之見。本分上事。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翳。直須打併一切淨盡。方有少分相應也。某向來雖不閱大藏經。然華嚴楞嚴圓覺維摩等經誦之亦稍熟矣。其他如傳燈諸老語錄。壽禪師宗鏡錄皆翫味。數十年間。方在屋裏著到。却無暇看經論也。楞伽雖是達磨心宗。亦以句讀難通。不曾深究。要知吾人皆是誠心。非彼世俗自瞞以資談柄而已。姑以日用驗之。雖無濁惡麤過。然於一切善惡逆順境界上。果能照破。不為他所移換否。夜睡中夢覺一如否。恐怖顛倒否。疾病而能作得主否。若目前猶有境在。則夢寐未免顛倒。夢寐既顛倒。疾病必不能作得主宰。疾病既作主宰不得。則生死岸頭必不自在。所謂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待制舍人於功名鼎盛之時。清修寡慾留神此道。可謂火中蓮花矣。古人有言。此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又云。直欲高高峯頂立。深深海底行。更欲深窮遠到。直到不疑之地。來教謂無下手處。只此無下手處。正是得力處。如前書所言。靜處閙處皆著一隻眼看。是什麼道理。久久純熟。自無靜閙之異。其或雜亂紛飛起滅不停。却舉一則公案與之廝崖。則起滅之心自然頓息。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是到家也。某亦學焉而未至也。姑盡吐露如此。不必他示。恐有儒釋不侔者。必大怪之。待制舍人它日心眼開明。亦必大笑而罵之(提刑參見月林鐵鞭諸大老)。
范文正公勉圓悟禪師行脚
觀水莫觀小污池。污池之水魚鱉卑。登山莫登迤邐山。迤邐之山艸木稀。觀水直觀滄溟廣。登山直登泰山上。所得不少所見高。工夫用盡非徒勞。南方幸有選佛地。好向其中窮妙旨。它年成器整頹綱。不負男兒出家志。大丈夫。休擬議。豈為虗名滅身計。歡諧時分覺無多。却被光陰暗添歲。成都況是繁華國。打住只應花酒窟。吾師自是出家兒。豈隨齷齪相埋沒。吾師幸有虹蜺志。何事躊躇淤泥水。君不見。吞舟之魚不隱污流。合抱之木豈在丹丘。大鵬一展九萬里。豈同春岸飛沙鷗。何如急駕千里驥。莫効鷦鷯戀一枝。縱饒講得千經論。也落禪家第二機。白雲長自戀高臺。暮罩朝籠不暫開。為慰蒼生霖雨望。等閑依舊出山來。又不見。崑山有玉名瓊瑤。良時未遇居蓬蒿。當時若不離荊楚。爭得連城價倍高。
高庵悟和尚勸安老僧文
貧道甞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俾得福者一切均溥。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逮佛滅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像季以來。中國禪林不廢乞食。但推能者為之。所得利養。聚為招提。以安廣眾。遂輟逐日行乞之規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