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悬谈会玄记-元-普瑞-第77页

唯佛方測不同凡小所知如黃帝筭法但有二十三數始從一二終至正載(謂一至十為十次有十三數謂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次億兆京秭垓壤澗正載是也)已說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無數此有百二十四倍倍變之故非餘測故數終寄不可說況復偈初更積不可說歷諸塵剎以顯無盡所以佛自答者正表難思故(此與今初意同)又明此品統語因位終德故佛說之(此等覺位故云終德別是一表也)隨好光明者下疏云佛自說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終此品果終(二品說果隨好最後)故二皆佛說二好用劣相(足下一光)而用難思(三重頓圓)恐物不信故佛自說(初意別是一表後意即今初意)。
  ▲鈔超出因果下後意答後一難若一向加菩薩說則說與不說二相定然今以相待意答。
  ▲鈔如鳥跡同者地經云如空中鳥跡難說難可示。
  鈔約表小異者由法理微隱故託事以表彰應知大意必均何得觸途生滯。
  疏加有二種者下疏問云加之與定何先何後若先定後加則不應言汝能入是三昧此是諸佛共加於汝若先加後定則不應在三昧分後又散心不能受加古人通云加定一時難云為因不成不同俱有因義加定可分故示正義云加有二種謂冥與顯冥加在定前加令得定顯加在定後要得定方堪受加故。
  鈔然意與智等者廣鈔第一云由身語表意意亦成顯加也冥唯與智者意加為冥無身語顯時與顯具三業不同。
  鈔二七兩會等者二會如前第七會佛入定普賢等說主不入定說十定品等皆承佛威力故唯冥加。
  ▲鈔第八會下問前釋入定為受佛加今第八會普賢既入定何無佛加故此縱答也以缺佛加一分經文故但有下唯有一分發起作用經文經云入此三昧時十方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出大音聲靡不皆聞疏云動地警羣根故出聲令聞法故前諸會表解可從它得故有它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力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無顯加問既無加何須入定答攝解成行亦須入定是故聖旨多端不可一准。
  ▲鈔法界品下釋法界品無顯有冥然有二義初顯無以是如來自說非唯無顯亦無冥加故二普賢文殊下顯有冥加即如來入師子頻呻三昧已次下普賢開發文殊述德是也有本云第七普賢第二文殊者悞也此由後人不曉鈔意悞有改作次前已說(由二七不入定等是也)今何復云又此釋法界無顯有冥既如來自入三昧不可有冥加豈成釋疏耶故知此示下開發述德經中皆言承力故是法界品中無顯有冥義也。
  ▲鈔以如來下佛有力能與有慈能普常有冥加即是通義申未入定緣缺無顯加即是別義上釋前冥即未必有顯。
  ▲鈔顯加之時下釋上顯必有於冥也顯加之時是別義冥常不捨即是通義此恒加也。
  ▲鈔有多義門下如隨經疏會說之故云隨文具顯也。
  鈔各以異名揀之者謂世親攝論無性攝論梁攝論。
  ▲鈔即十勝相者謂應知依止勝相(體即阿賴耶識相也)二應知相勝相(體即依圓計三自性)三應知入勝相(體即唯識性也)四應知彼入因果勝相(體即六波羅蜜)五應知彼修差別勝相(體即十地)六應知修差別中增上戒勝相(體即菩薩禁戒)七應知增上心勝相(體即三摩地)八應知增上慧勝相(體即無分別智)九應知果斷勝相(體即無住涅槃)十應知果智勝相(體即諸佛三身)故鈔云等十相皆言應知者即理事等法皆應知也皆言勝相者以能說主所說法皆殊勝故或能所詮皆勝故然此十勝相即正標論中所攝義也非該二三藏義。
  ▲鈔疏家轉將者攝論及莊嚴論釋藏者攝義疏轉釋云攝者包含義故標云藏者以含攝故。
  疏正翻為線等者探玄記第一云正翻名線何故稱經謂線能貫華經能持緯義用相似但以此方重於經名不貴線稱是故翻譯逐其所重廢線存經唯識疏亦云線華奧旨等則知先古諸德多同此譯故次鈔云此中總舉先古諸德不唯賢首一師。
  疏五印度者梵語也一切經音義云天竺者相承音竺准梵聲合云篤也古云身篤或云賢豆新云印度皆訛傳也正云印特迦羅此翻云月也彼方月有千名斯乃一稱如此土蟾蜍桂影等也西域記云良以彼土佛日既隱賢聖挺生相續開導如月照臨故以彼國而得此名。
  鈔有三失下一經是敵對言非敵對故失二契字是義不是名而以為名故失三三藏十二分各有兩重總別但分一重故以修多羅為別名非總名故失。
  ▲鈔既無欲底下結難也既梵語中無欲底二字但云修多羅明知名中本無契字。
  ▲鈔集起下即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詎者何也。
  ▲鈔刊定記文猶似難見者以彼將藏與部合說似覺文難故清涼為釋分藏部別各分兩重義即易見。
  ▲鈔雖標總稱即受別名者如云第一契經藏對三藏言但是一藏故別對餘二藏亦有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生故即修多羅却得總名以用貫攝二字釋修多羅名故十二部中修多羅總別准知。
  ▲鈔若不通者結難也言契理合機者以契理釋前貫字合機釋前攝字非以契字為修多羅名也。
  鈔今謂下清涼自釋也亦是破刊定之義然三藏中但有一重總別十二分中却有二重總別皆破刊定各於後重總別中各有一失初約十二部中後重以通為局失謂十二部中修多羅本通自餘十一部及於三藏故涅槃云佛說十二部經出修多羅等故知十二部中修多羅為本而彼局唯通自十一部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