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173页

。生一切法界智。生無所依智。生一切佛法智。
  第三有十門明微細容持甚深德。謂願得普賢微細智法。以所知之事微細故能知之智微細微細有二。一難知故。二就經宗。於一法中有一切法。炳然齊現。故如文云眾生業報微細等。十門即為十段。初標列中。初知世間法微細智。初言大迴向心。即標德所修。次云得色甚微細下列所得法。次如是等一切甚微細下結能知德。不怖甚深。不迷事理。亂謂錯謬。散為不專。濁謂垢染。劣無堪任。今皆反此。上明離過。下顯成德。一緣謂專注一境故不散。善寂謂心境兩忘故不亂。即定而知名善分別故不迷。即照而止名善止故不怖。此能知之德。以在初門義通下九。二云無有懈倦下知眾生趣微細智。三云立深志樂下知菩薩行德微細智。列所得中二十句。前十別顯。後十同明三昧。四知菩薩位德大用智。於中二。初以無著心修普賢行標也。次云悉知一切下列所得法。有四十一種。初十一事。位成行滿次云菩薩生兜率天下有三十事。明位滿大用。現八相等。其中有菩薩佛名因果之異。皆是用中之事耳。三云如是等一切微細下結能知德。謂成普賢自在之德。德亦名益。此通後諸智而生。有十二行經。五知眾生界微細智。有三。初以無著下一句。標德所依。前第二云知眾生趣。即十力中自業智境。此知眾生界。即界是性。故不同耳。故晉經云入眾生性微也。次云得一切眾生界下列所得智。於中十句。初總。所謂下別。言眾下界分別等者。亦可言眾生分別界等。三云如是等一切下結所知德。六知世界微細智。有三。初以無著下總標。次云所謂小世界甚微細智下別顯。有二十一智。初九直語器界。次九明其受用。其一多相作。亦是菩薩受用。後三正知無取著。三云如是了知下結顯能知德。七知三界微細智。此顯即理之事法界。故云一切法界。即事之理。復云不生等。亦初標所依。次云得無量下列所得智。初句總。餘別。後云如是等下結能知之德。八知入劫微細智。亦三。初以無著下標德所依。次云所謂下列所得智。三如是等下結能知德。九知法無礙微細智。初標。二所謂下別所得智。文有十句。義有四重。一法體具德。二一切入一等。明法用即入。三入非法等。明理事相即。四入方便無別。是體用善巧。後如是等下結能知德。十總知一切盡無餘微細智。晉經十句皆有無餘之言。文中分四。初以無著下總標所依。二所謂下別列所得法。即牒前十門。名或小變。次或不等會義皆同。三云乃至知一切下結所不說。四如幻下顯能知之德。亦有通別。通從前生。別則次第對前十句。一外剎是心之影像故。今能知剎則知影像。二眾生想現故云如夢。三者果報幻生。故如幻。四心性寂然緣感成異。故云如響。五說時如化。六即空界。七言語本寂。八即法界。九世間無依。十出世間行即是佛法。
  上通前總明迴向菩提眾生竟。
  下迴向實際即離相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不分別若世間若世間法。不分別若菩提若菩提薩埵。不分別若菩薩行若出離道。不分別若佛若一切佛法。不分別若調伏眾生若不調伏眾生。不分別若善根若迴向。不分別若自若他。不分別若施物若受施者。不分別若菩薩行若等正覺。不分別若法若智。
  大文第二迴向實際。文有十對。初假實對。二即人法。三即體用。於中五對。皆約能所。第九因果。等正覺約人契法。異前菩提。十即教法教智。以不分別故一一入實。
  上廣顯其相。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彼善根如是迴向。所謂心無著無縛解脫。身無著無縛解脫。口無著無縛解脫。業無著無縛解脫。報無著無縛解脫。世間無著無縛解脫。佛剎無著無縛解脫。眾生無著無縛解脫。法無著無縛解脫。智無著無縛解脫。
  大文第二佛子下總結多門。由心無縛。故令身等皆無縛著也。
  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如三世諸佛為菩薩時所修迴向而行迴向。學過去諸佛迴向。成未來諸佛迴向。住現在諸佛迴向。安住過去諸佛迴向道。不捨未來諸佛迴向道。隨順現在諸佛迴向道。勤修過去諸佛教。成就未來諸佛教。了知現在諸佛教。滿足過去諸佛平等。成就未來諸佛平等。安住現在諸佛平等。行過去諸佛境界。住未來諸佛境界。等現在諸佛境界。得三世一切諸佛善根。具三世一切諸佛種性。住三世一切諸佛所行。順三世一切諸佛境界。
  大文第三菩薩下明迴向成益。初牒後顯。顯有十句。初總。餘別。別中一迴向者。正起修行。二道者常游法徑。三迴向教。四平等智。五所緣境。六功行絕修。是佛善根。七了見本源。成如來性。八無礙悲智是所行。九無盡體用是分齊境。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九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
  第三結名從初廣說故有心言。
  菩薩摩訶薩住此迴向時。一切金剛輪圍山所不能壞。於一切眾生中色相第一無能及者。悉能摧破諸魔邪業。普現十方一切世界修菩薩行。為欲開悟一切眾生。以善方便說諸佛法。得大智慧。於諸佛法心無迷惑。在在生處。若行若住。常得值遇不壞眷屬。三世諸佛所說正法。以清淨念悉能受持。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常不休息。無所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