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206页

初十頌行位。於中有四。初一頌頌十種心。
  住此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不惱害  亦離偷盜及邪婬  妄惡乖離無義語  不貪財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無諂偽  離險捨慢極調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二有二偈頌攝律儀戒。
  地獄畜生受眾苦  餓鬼燒然出猛燄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當離彼住實法  人中隨意得受生  乃至頂天禪定樂  獨覺聲聞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淨戒教他護
  二有二偈半頌攝善法戒。
  復見羣生受眾苦  轉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懈忿恨多諍訟  貪求境界無足期  我應令彼除三毒  愚癡大闇所纏覆  入大險道邪見網  生死籠檻怨所拘  我應令彼摧魔賊  四流漂蕩心沒溺  三界焚如苦無量  計蘊為宅我在中  為欲度彼勤行道  設求出離心下劣  捨於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發勤精進無厭足
  四有四偈半頌攝眾生戒。
  菩薩住此集功德  見無量佛咸供養  億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藥鍊真金  佛子住此作輪王  普化眾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  欲捨王位及財寶  即棄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進一念中  獲千三昧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  此地菩薩皆能現  願力所作復過此  無量自在度羣生
  二有四偈頌位果。
  一切世間利益者  所修菩薩最勝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為諸佛子已開演
  三有一偈結歎所說。
  上第二離垢地竟。
  第三發光地。所以來者。前戒此定。義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間。施戒修法。前二地施戒竟。今此顯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細戒品。未得圓滿世間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法總持。為令得此。因說此地。令勸修學。言發光者智論名為光地。本論名明地。光之與明眼自殊稱。皆略無發字。仁王名明慧地。慧亦是明。義旨皆同。今統收下經及諸經論總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種信心為能發。勝定聞持為所發光。以安住地竟。方始聞法修得定故。瑜伽云由聞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故名發光地。二以聞持為能發。勝定為所發。三以勝定總持並為能發。彼四地證光明相為所發。唯識云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故十淨心唯是能發。證光明相唯是所發。言所離障者唯識名暗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欲貪愚。此障勝地及彼修慧。二圓滿陀羅尼愚。此障聞思慧。及障彼陀羅尼故。若約所證。唯就總持名證勝流真如。唯識云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其所成行亦唯禪及求法。其所得果亦法及禪。下四無量五神通等皆定所攝。上釋名竟。
  佛子得聞此地行  菩薩境界難思議  靡不恭敬心歡喜  散華空中為供養
  次正釋文。總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今初六偈分二。前三慶前。後三請後。前中初偈集經者敘。
  讚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諸眾生  善說智者律儀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諸菩薩微妙行  真實無異無差別  為欲利益諸羣生  如是演說最清淨
  後二偈讚說。前偈有慈。後偈有悲。故云利益。又前偈教相。故云律儀。後偈證相。故云微妙。真實者契理故。無異者千聖同轍故。無差別者理貫事故。
  一切人天供養者  願為演說第三地  與法相應諸智業  如其境界希具闡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進禪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淨行願皆說
  後三偈請中初二偈大眾請。前偈總請三地之法。謂如彼教法相應三智之業。後偈別請十度行法。以地地通有故。慈悲是願。道謂道力。佛清淨行即無漏智。
  時解脫月復請言  無畏大士金剛藏  願說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諸功德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
  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行。後明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厭行分。二厭行分。三厭分。四厭果分。此地修禪。厭伏煩惱亦厭於禪故名厭地。正住地心。住於八禪故但名厭。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趣地方便起彼厭行。地滿心中得無量等。是厭之果。今初分中有三。初結前生後。次何等下徵列十心。三菩薩以是下結行入位。初中標起。云十種深心。論經云深念心。則異二地單云深心。謂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
  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捨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二徵列十心。義分四對。初二句一對謂根本建立。次三句一對謂方便發修。次三句一對謂修已成就。後二句一對謂德用自在。此四對中皆前離過後明成善。初言淨心者離過也。謂依二地淨心。趣此地淨心故。二安住心。依不捨自乘及前十故。此二依前。故云根本建立。次第二對方便修者。於中前二句離過。一懸離當欲。二離於現貪。後一造行進善。第三對中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