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二何以下釋。於中二。先徵以總釋。後何等為下徵數別明。今初。先返釋緣。約能成之緣事。即所成因體。後以十下順釋。向言無量。乃是總相。今明有十個無量。以顯無盡。理實則有百千阿僧祇數無量。此十無量皆遍十喻。言百千者。古人云以十無量入中十喻成百。以後結中十句一一結前百門為千。其中更有別義。方成無量。今以下。列十中門門皆云無量。則不相入。是知百千之言。但是數之總稱。
何等為十。所謂過去無量攝受一切眾生菩提心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殊勝志樂所成故。過去無量救護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所成故。過去無量相續行願所成故。過去無量修諸福智心無厭足所成故。過去無量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所成故。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淨道所成故。過去無量清淨功德藏所成故。過去無量莊嚴道智所成故。過去無量通達法義所成故。
二徵數別明中一始發大心。誓期出現故。此心何相。二明上求勝志。三明下化慈悲。四行以續願。此行謂何。五明不出福智。六別顯福嚴。七別明智嚴。八淨前功德。九嚴前智慧。所謂方便道。教道。證道。無住道。正道。助道。一道。二道等。皆莊嚴故。十窮究法源。真實智故。
佛子。如來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
三結中。既皆昔因多法圓滿。令二利果一時出現。故出現言通真通應。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緣無量事方乃得成。
第二喻明深廣中十喻。各三。謂喻合結。喻酬譬喻。合酬因緣。故文云。非以一緣一事而得出現。又前法說多約法因。此中合文多約現緣。十中一大興造喻。此喻為總。總喻眾緣以成出現。故云以無量緣等。下說雲雨皆此所霔。初喻中四。一總辨多總。二別顯緣相。三顯彼因起。四性相結成。今初。先返後順。緣即因緣。如眾生業及風雨等。事即事相。謂如所持水及宮殿等。
所謂興布大雲。降霔大雨。四種風輪相續為依。其四者何。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四名莊嚴。莊嚴分布咸善巧故。
二別顯中。先雲雨上霔。後風輪下持。一能持者。若無此輪而無停處。二水若不減礙起天宮。三水雖已減假此成立。謂減一節水起一重天。如嚴冬急流重重氷結。四雖起總處。無別莊嚴。故須第四。
如是皆由眾生共業及諸菩薩善根所起。令於其中一切眾生各隨所宜而得受用。
三顯彼因起。謂上雲等略由二因。一眾生外增上業。言共業者。謂多有情應生此界。共業同變。於中有四句。謂共中共等。二菩薩善根。此有二意。一約同居。謂地前菩薩。二約能化。謂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等。便修彼因以助彼國。故有眾生類即菩薩佛國。令於其中下顯受用果。謂先成器界。後成眾生。依之而住。各隨所宜者。謂水族眾生得水受用等。又人羅剎宮殿無礙。菩薩眾生淨穢同居。
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緣。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性如是。無有生者。無有作者。無有知者。無有成者。然彼世界而得成就。
第四性相結成。中先結前生後。後法性如是下正結。此句為總。此法性言通於性相。無有生下別顯性定。亦遮妄計。謂非冥性微塵等生。非自在梵王等作。無神我能知。上三顯能作。空無有成者顯所作。空雖能所俱空。不礙相有。故云而得成就。如是無礙。為法性如是。
如來出現亦復如是。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因緣無量事相。乃得成就。所謂曾於過去佛所聽聞受持大法雲雨。因此能起如來四種大智風輪。何等為四。一者念持不忘陀羅尼大智風輪。能持一切如來大法雲雨故。二者出生止觀大智風輪。能消竭一切煩惱故。三者善巧迴向大智風輪。能成就一切善根故。四者出生離垢差別莊嚴大智風輪。令過去所化一切眾生善根清淨。成就如來無漏善根力故。如來如是成等正覺。法性如是。無生無作。而得成就。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一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次合中。略不合第三顯彼所因。以次下二喻各別合故。合四輪中前三是因。後一二利果滿。因圓果滿。佛出現故。一品之內。多以依喻正者。非唯義類相似。實則外由內變。故令外器全似於內。是以上云菩薩善根所起。眾生共業所生等。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將欲成時。大雲降雨名曰洪霔。一切方處所不能受。所不能持。唯除大千界將欲成時。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興大法雲。雨大法雨。名成就如來出現。一切二乘心志狹劣所不能受。所不能持。唯除諸大菩薩心相續力。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二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第二洪霔大千喻。此之雲雨。即前喻中興雲降雨。正喻法門廣大難知。周十方故。言心相續力者。若約信受。但是圓機。堅種相續。能受深旨。若約具受。則八地已上得無盡陀羅尼。方能受持。乃至十地方受如來雲雨說法。是以文言除大菩薩。由初義故但揀二乘。
復次佛子。譬如眾生以業力故。大雲降雨。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以諸菩薩善根力故。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