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故此不動智是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之地以此智故而作眾生以此智故而成正覺以此智故隨迷作眾生時於六道中隨天上人間及惡道中皆有隨眾生依正之果報也隨業麤細不同以此智故隨覺悟時成就三乘及法界圓滿一乘佛果依正妙報若無此智元是虗空亦非眾生亦非諸佛故問曰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何故不自應真常淨何故隨染答曰一切眾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為智無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谷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以末那執取故名之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不能知苦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有種性菩薩以宿世先已知苦發心信解種強者雖受人天樂果亦能發心求無上道是故因智隨迷因智隨悟是故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正隨迷時名之為識正隨悟時名之為智在纏名識在覺名智識之與智本無自名但隨迷悟而立其名故不可計常計斷名也此智之與識但隨迷悟立名若覓始終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如身中求我依住所在終不可得故新長短處所之相也如此無明及智無有始終若得菩提時無明不滅何以故為本無故更無有滅若隨無明時不動智亦不滅為本無故亦更無有滅但為隨色聲香所取緣名為無明但為知苦發心緣名之為智但隨緣名之為有故體無本末也如空谷響思之可見。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二十五
音切
鼻
(毗至切)。
鉢
(北末切)。
壞
(胡怪切)。
悕
(希音)。
類
(力為切)。
補
(博古切)。
薝
(占音)。
蔔
(蒲北切)。
創
(楚壯切)。
稚
(池志切)。
擎
(巨京切)。
剩
(實正切)。
嶮
(虗檢切)。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二十六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佛名號品第七之餘
【論】三舉世界名色者世界名金色為明金體白淨無染舉之況喻法身無性體無垢染故如世間西方金為白色也體白色黃明應真菩薩內契白法外現黃相黃色者是應真之氣許父云五色之中黃色為最人面如黃瓜色內有賢行經云應真菩薩皆真金色又明金色世界者明信心之位雖信自身心是法身智身白淨本來無染為信是生滅有漏心故是色心也舉東方為首者明東方是初明為萬物發生震動之首故取之表法況喻十信之初首也在方無方但舉其法以況其理表其體用故如牛王龍王等況佛德也問曰以東方表法況喻十信初首者如金位在西方何故東方為金色世界以表法身為金色顯根本智為不動智答曰此問甚彰道理如經所說以信心為胎至十住之位名初生佛家今以東方為金色世界者明金正月胞二月胎三月成形四月生於巳五月養於午六月冠帶於未七月相八月王明十信如胎故以東方金胎表之以次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表十信心進修增勝故以託事況之令易解故如此品文殊師利云世尊昔為菩薩時以種種談論方便及地位等而得成就亦令眾生如是知見而為說法後諸學者以智觀察皆是說此方隅以表法故當知籍網求魚魚非網也若無網者亦不可得魚故以義思之至理方成信也又經云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者明法徧一切法一切眾生身心故總不動智佛總文殊師利故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也明金色世界是信心者所信之理以為世界之名亦是因此信故還當報得所生無染所居無著即如西方蓮華色世界是其義如金色世界此是舉十信初因如南方妙色世界西方蓮華色世界等是十信進修之勝用故此中有十因十果故十果者十智佛是十因者文殊師利覺首等十菩薩是修行之因因中得益即因中之果即不動智等十箇智佛是十箇世界是所修之法門四舉佛名號者佛號不動智佛者此明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體今先舉之以成初信此明答前佛住佛剎餘九箇智佛總是從此根本不動智上進修之名非是他有十方諸佛皆同此名號之迹而起信進修行經歷五位得示成正覺佛剎及佛威德佛剎威德佛剎者如來神通是也餘意如前已述五舉上首菩薩之名者名文殊師利即是十方諸佛無性之中擇法妙慧一切諸佛皆從此慧簡擇正邪而成正覺故號文殊為十方一切諸佛之師亦云佛母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生故若無此慧設修解脫但得二乘及生淨土菩薩非是乘如來乘而成正覺是故乘此不動智體文殊妙慧法身妙理大智從信心上而經歷五位不離不動智佛文殊妙慧而成正覺故號為乘如來乘不思議乘最勝乘無上乘而成正覺故亦號文殊師利為小男為童子明一切諸佛從此妙慧善知正法而初生佛家故故號為童子菩薩如來去世文殊師利猶在世間後當化緣已畢於香山頂上示入涅槃此是三乘教說此經云一切處文殊師利即明一切處眾生等共有之今於此經信心之首舉其名號明信心者信自心妙擇之慧一同於此不移古跡此是一切諸佛及以眾生根本妙慧凡聖等有更無異性如大王路法則常然今所是諸經但有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