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智慧自在如十住中第六住海幢比丘是其樣式同此第六地出世間世間智慧自在故以比丘表之此十地第六地位中即以守護一切城夜天神表以明出世間中世間智慧心城無有邪思惡賊所入一切邪念總成智慧城故此明第五地得難勝名者為出世間無作本寂用定已終故第六現前地世出世法皆悉了知智慧現前已終故以此十地以智成悲故以夜神表之是故此五地除見道疑六地除世間出世間智慧疑。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淨深心故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願力所持故於一切眾生慈愍不捨故積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習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觀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來護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轉心。
【論】第三佛子已下至得不退轉心有五行半經明以十二種法住第五地分如文可知。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苦滅道聖諦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此菩薩隨眾生心樂令歡喜故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諦了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
【論】第四佛子已下至究竟智力知有十四行半經明善知十諦法門分釋義中復分為兩段一佛子已下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有六行經明此位菩薩善知十種諦法門分二此菩薩隨眾生心樂已下有八行半經明便述知諦之所由經自釋訖如第一段中善知此苦聖諦者不同三乘厭苦忻淨方求聖諦故但達此世間諸苦體無故即苦無滅性道無生性當知苦體即不生不滅即與聖道無二性故故云善知苦聖諦已下四聖諦總如之已下諸諦義如經自具。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諦智已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虗妄詐偽誑惑愚夫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
【論】第五佛子已下至生大慈光明有兩行半經明知諸諦智於諸眾生生大慈悲分釋義云明善知諸諦智已如實知有為虗妄誑惑愚夫轉增大慈光明如文自具諦者實也真也如實知見不虗名之為諦。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不捨一切眾生常求佛智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知從前際無明有愛故生生死流轉於諸蘊宅不能動出增長苦聚無我無壽者無養育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離我我所如前際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虗妄貪著斷盡出離若有若無皆如實知。
【論】第六佛子已下至皆如實知有六行半經明以智觀眾生迷真隨妄分釋義明此位菩薩觀諸諦無有諦相根栽本末無我無人之智然不捨一切眾生善知一切眾生皆從十二緣有生居五蘊宅中復知緣體離我我所分。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愚癡無智甚為可愍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返於諸蘊宅不求出離不知憂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諸慢見箭不能息滅貪恚癡火不能破壞無明黑闇不能乾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
【論】第七佛子已下至波濤之所漂溺有八行經明菩薩念眾生愚癡隨苦漂流分此一段如經自具但以說法者以大慈悲心如文稱歎善知苦縛善知縛體性自無為。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無救無依無洲無舍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闇纏裹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淨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
【論】第八佛子已下至無礙智慧有五行半經明念一切眾生窮苦獨勵發心不求伴侶以己功德普令一切眾生得至如來十力智分如文自具。
【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解脫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論】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六行經明菩薩以智慧觀察善根救護一切眾生令入涅槃不為自求己樂分如文可知。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難勝地名為念者不忘諸法故名為智者能善決了故名為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名為慚愧者自護護他故名為堅固者不捨戒行故名為覺者能觀是處非處故名為隨智者不隨於他故名為隨慧者善知義非義句差別故名為神通者善修禪定故名為方便善巧者能隨世行故名為無厭足者善集福德故名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為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眾生入涅槃故名為勤求不懈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法故名為發意能行者成就莊嚴佛土故名為勤修種種善業者能具足相好故名為常勤修習者求莊嚴佛身語意故名為大尊重恭敬法者於一切菩薩法師處如教而行故名為心無障礙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間故名為日夜遠離餘心者常樂教化一切眾生故。
【論】第十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七行經明菩薩住第五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