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滅 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 以三乘法化眾生 所行善業普饒益 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所入諸三昧 阿僧祇剎微塵數 見佛說法亦復然 願力所作復過此 此是第九善慧地 大智菩薩所行處 甚深微妙難可見 我為佛子已宣說
【論】第七一段從無量智力善觀察已下至我為佛子已宣說有四十八行頌明重頌前法分如文自具此已上大綱明但隨智境約智德見佛供養及攝生乃至眷屬廣大非有往來自他所為但以智境對現故如一切智智依止者明修真俗二智者之所依止故明六地真俗二智現前七地唯存利物八九二地行圓任運十地佛力方終云如來無上兩足尊者明此真俗二智滿故明如是修二智者所依止故。
第十法雲地將釋此地五門如前一釋地名目者明此地何故名為法雲地者明此菩薩登法王之位智滿行周以大慈悲雲於諸生死海普降法雨灌一切眾生心田令一切眾生長菩提之芽無有休息以此名為法雲地明此地從初發心入此智地而生佛家昇進修行至此地大悲願力功終行滿故常雨法故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此地修智波羅蜜為主餘九為伴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於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光明講堂中見無憂德神并一萬主宮殿神俱來迎善財及稱歎供養至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光明講堂者明此地菩薩集智悲行滿故其神等隨逐善財入普現法界光明講堂見釋氏女瞿波坐寶蓮華師子之座八萬四千婇女所共圍遶明菩薩集會普現法界光明講堂者此是依二智報得是智境界而作堂體釋氏女而處其中者明女為悲體表智中行悲七住七地悲中修智八地十地智中行悲婇女有八萬四千所共圍遶者明以普光明之大智行等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皆共同行是慈悲之極故以女表之也如是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樂欲不同菩薩以大慈悲心皆同其行方便引之以慈悲心育養眾生以女表之非獨直為女也瞿波者此云守護地明此法雲地願力智悲皆悉已滿但常守護一切眾生心地以為地體故名守護地神號無憂德者是此地慈悲法悅行滿之智與一萬主宮殿神來迎善財表法是智中之慈悲引接眾生之萬行故主宮殿神者明慈悲為宮智慧為殿表常以智悲為主主導一切眾生皆令悟入故此瞿波女自說本因從久遠已來常為佛妻者表智悲不獨有也以表智悲常不相捨離為佛妻義又表十地大智慈悲法悅如妻義也此託世間事表法但取其意況以智悲濟養含生之行非即實如凡夫有欲之妻故託事表法令易解故如毗盧遮那是法界主非如化佛引俗出纏如是諸女皆從王種中生者明此位悲從智生以智王於生死法中而得自在名之為王故故悲從智生也明從第七地至第八地從悲修智已滿入無功之智用從八地至十地從智隨本願力修無功之悲滿故至十一地以無功之大悲幻生大智佛徧周剎海普利眾生即以摩耶為母徧生諸佛教化眾生以表之如是逆順進修發菩提心者悉須明解使得進修不謬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法者此地於十方三界得法界普光明大智大慈大悲任運圓滿以大法雲普雨智雨受佛職門如善財所入瞿波女講堂者是為明智能常與等虗空界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煩惱諸根欲以法對治解脫故五明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一長科經意者從此十地一段經中長科為十六段。
【經】
淨居天眾那由他 聞此地中諸勝行 空中踊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眾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燃最上悅意香 普熏眾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與天眾 無量億數在虗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天諸婇女無有量 靡不歡欣供養佛 各奏種種妙樂音 悉以此言而讚歎 佛身安坐一國土 一切世界悉現身 身相端嚴無量億 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 普滅世間煩惱暗 國土微塵可知數 此光明數不可測 或見如來具眾相 轉於無上正法輪 或見遊行諸佛剎 或見寂然安不動 或現住於兜率宮 或現下生入母胎 或示住胎或出胎 悉令無量國中見 或現出家修世道 或現道場成正覺 或現說法或涅槃 普使十方無不覩 譬如幻師知幻術 在於大眾多所作 如來智慧亦復然 於世間中普現身 佛住甚深真法性 寂滅無相同虗空 而於第一實義中 示現種種所行事 所作利益眾生事 皆依法性而得有 相與無相無差別 入於究竟皆無相 若有欲得如來智 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 疾作人天大導師 無量無邊天女眾 種種言音稱讚已 身心寂靜共安樂 瞻仰如來默然住 即時菩薩解脫月 知諸眾會咸寂靜 向金剛藏而請言 大無畏者真佛子 從第九地入十地 所有功德諸行相 及以神通變化事 願聰慧者為宣說
【論】第一段有三十二行頌長科為兩段一從淨居天眾已下至瞻仰如來默然住有二十八行頌明淨居天眾聞法興供及見佛德廣大無邊分淨居天是九地菩薩眾是第三禪天眾後十地是第四禪位從初地多作閻浮提王二地忉利王以次排之即可知也以表昇進自在如天亦不獨作天王一一位明行徧周自在如天此總明第一義天一切智天非如諸天下品十善業果報生天也二即時解脫月已下四行頌明請第十地行門分於中文義如經自具。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六十四
音切
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