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 諸通以為象 神足以為馬 智慧為明珠 妙行為婇女 四攝主藏神 方便為主兵 菩薩轉輪王 三昧為城郭 空寂為宮殿 慈甲智慧劒 念弓明利箭 高張神力蓋 逈建智慧幢 忍力不動搖 直破魔王軍 總持為平地 眾行為河水 淨智為涌泉 妙慧作樹林 空為澄淨池 覺分菡萏華 神力自莊嚴 三昧常娛樂 思惟為婇女 甘露為美食 解脫味為漿 遊戲於三乘 此諸菩薩行 微妙轉增上 無量劫修行 其心不厭足 供養一切佛 嚴淨一切剎 普令一切眾 安住一切智 一切剎微塵 悉可知其數 一切虗空界 一沙可度量 一切眾生心 念念可數知 佛子諸功德 說之不可盡 欲具此功德 及諸上妙法 欲使諸眾生 離苦常安樂 欲令身語意 悉與諸佛等 應發金剛心 學此功德行
【論】第十其心不高下已下五言頌直至卷末有二百七行半頌以諸譬喻頌諸菩薩大悲饒益及所修法門如經自具一一分明但有發菩提心者皆應頂敬誦持以用莊嚴身口意業以成法身大智大悲行願之門成就佛果普賢大用此離世間品是佛果之後普賢恒行普印十方無休息也如善財見慈氏如來慈氏如來却令見文殊師利又聞普賢名善財起無量十大願雲方見自身入普賢身此品同彼。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八十七
音切
勉
(免音)。
怡
(與之切)。
圖
(徒音)。
璽
(斯氏切)。
戟
(居逆切)。
劬
(具于切)。
陣
(直刃切)。
暨
(巨義切)。
轂
(谷音)。
輞
(扶紡切)。
壍
(七豔切)。
杵
(昌呂切)。
浣
(胡管切)。
滌
(徒力切)。
厄
(迂革切)。
薪
(新音)。
宴
(於甸切)。
泡
(浦毛切)。
沫
(莫括切)。
芭
(伯加切)。
蕉
(即消切)。
脛
(胡頂切)。
恣
(精四切)。
臟
(才浪切)。
哮
(呼交切)。
吼
(呼口切)。
菡
(乎感切)。
萏
(徒感切)。
漿
(子羊切)。
殄
(徒典切)。
弧
(戶吳切)。
矢
(式視切)。
蔦
(都了切)。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八十八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論】第十會在給孤獨園說法界門。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論】將釋此品六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如來所居之處四釋說法之主五釋所集之眾意六隨文釋義一釋品名目者此品何故名為入法界品明信樂者從迷創達名之為入身心境界性自無依名之為法一多通徹真假是非障亡名之為界又純與智俱非情識境名之為法界又達無明識種純為智用不屬迷收是無依智之境界名為法界又以智體無依無方不徧普見真俗總不思議毛孔身塵參羅眾像無邊境界佛剎重重智凡同體境像相入名為法界又一塵之內普含眾剎無空不徧無剎不該不壞報境重重法無不真通理徹事名為法界又以一妙音徧聞剎海以一纖毫量等無方以大小見亡物我同體識謝情滅智通無礙名為入法界此約智境普名勿依肉眼情識所見二釋品來意者明前有自己如來出現又明心無所染名離世間此乃純是法界無虗妄界以是此品來也此品是一切諸佛成道之己智之常果無始無終亦是前之五位進修以此為體至此慣習滿故任智施為還源本法也三釋如來所居之處者問何故前之餘會之首皆云不離菩提之場普光明殿又三會同居普光明殿此之法界一會何故不同前會直言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逝多林給孤獨園者何意答曰為明前普光明殿說十信心以次說十住十行等五位六位昇道之門為不離菩提體上而有進修故言不離菩提場如來成正覺之體恐失經之本意故須重敘三會同在普光明殿者明信進五位修行已終不移普光明根本不動智體為智境非妄情故時亦不遷剎那之際此法界會直言在室羅筏國逝多林園明前約位昇進已終此會明自己成佛果滿度眾生之行故在人間國邑園林又化二乘聲聞緣覺及淨土菩薩即純以自在法界為體不立五位菩提及行可修亦無差別智普賢願行可學總是佛果已滿普賢行已周恒徧十方利眾生法不須和會以此直言逝多園如眾流入海諸河名亡但以法界為名不同已前五位昇進和會行相故在室羅筏國者舊云舍衛國云室羅筏國者此云好道亦云聞物以此城中人好學道德餘國聞其國中有多人物故以人之道德以成國之名逝多林者逝者往也度也速也為佛世尊在此園居一切眾生而往佛所速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