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得。遮詮顯勝也。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表詮顯勝也。故以喻明十智。無依成事如太虗空。不增不減如法界性。用廣體密如四寶性。增益眾生如大海潛流。滅惑成德如珠消海水。依持無礙如空含受。窮劫利樂如大藥王樹。知無不盡如劫壞火燒。留惑潤生如劫風持壞。佛性果智如大經潛塵。妄覆真。小含大。一具多。眾生本有果智即佛果智。何故作眾生。答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智眼未開。復何怪哉。
五境界出現。正明分齊境。兼明所緣境。十法界境界具如來境界。乃至涅槃真如無境界皆是如來境界。所緣之境如降雨無從。分齊之境如大海無窮。
六行出現。同如絕相無礙行。金翅取龍日月無私。
七菩提出現。云何名成正覺。答正揀小乘。成揀菩薩。問以何法為體。答二智二斷為體。問有幾種菩提。答或二或三。萬像皆具十身。
寂照為體如淨日輪。印現萬機如大海水。性相甚深離言論。平等三輪收萬像。因果交徹。一成一切成。有二。一生之本佛與佛之本佛無異故。說一成一切成也。二生佛是染淨相融同真界故。說一成一切成也。體離虧盈如太虗空。相無增減如化現無形。用該動寂。即一現多。同於法界。毛塵包徧。普徧諸心。眾生有佛果智。不斷則生佛非一。不離則生佛非異。則正不異時常不一。若生若佛。求不可得。
八轉法輪出現有五。一八正道為輪自性。二聞思修為輪因。三五蘊為助伴。四四諦作境界。五菩提涅槃為輪果。今經有十。一能轉心證法不生。二所轉體即三輪寂。三得果離斷常。四教不可說。五本來清淨。六觸言皆轉。七即用而寂。八即一而多。九橫豎無礙。十深廣無涯。能令三界所有聲皆是如來說法音。
九涅槃出現有三。一性入清淨涅槃。二真入圓寂涅槃。三示入方便涅槃。皆以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法為體。不縱不橫不竝不別。如天之目。如世之伊。有十種相。一體性真常與萬法同。二德用圓備令應即真。三出沒常湛應迹無方。四虧盈不遷法身常然。五示滅妙存處有不有。六隨世生滅長短不定。七有無互現隨機起滅。八大用無涯分布舍利。九體離二邊非實非虗。十結歸無住悲智雙運。
十見聞親近能生眾生三德善根。量云。
後明不信益者。如狂病人罵藥。藥入口中亦得病去。今語遠益。如不輕菩薩。謗尚遠益。況解行在身。此經信與不信俱得成佛。有何難哉。妄情未盡。不契本法。疑念消除。始知從來出現。今令外亡言象內絕思求。則庶幾於出現之旨。今能信者。宿因薰種。若更不信。當來豈聞。然此一品。文法玄奧。能頓能圓。究諸佛本。罄諸法源。根本法輪更處其心。玄中玄也。
八三會普光明殿
三十八離世間品。悲智無礙行
意曰。世即虗偽器及有情。或云分段變易。離有四種。一隨是大悲揀於小乘自利。二離是大智揀於凡夫染著。三菩薩悲無不智。世無不離。智無不悲。離無不世。四如來則境上世離兩亡。心上則悲智雙絕。能全隨而常離。事離則不即世間。性離則即是世間。今事性二利為宗。頓成圓行為趣。普慧併問二百問普賢併答二千答者。表位虗行實也。
九逝多園林會
三十九入法界品。流通無盡經
意曰。法有五。謂有為無為俱存俱泯無障礙。界為性義因義。入亦有五。信入有為法界。解入無為法界。修行入俱存。證入俱泯。圓入無障礙。
本會頓入法界。末會漸入法界。頓中有漸。本中有末。
經云。不離逝多林如來座前。化現種種身雲。徧往一切村營城邑。以種種言音。說四十二解脫法門。諸大聲聞。身廁祇園。何不見聞廣大佛德。不見潤益甚深德如鬼見膿河。不見高顯廣大德如夢遊天宮。不見幽道難見德如愚對雪山。不見祕藏難知德如隱伏藏。不見迥絕難測德如盲不見寶。不見智照難量德如淨眼明見。不見周徧難思德如比丘入定。不見光顯超世德如妙藥翳形。不見微妙難懷德如二天隨人。不見廣大境界德如滅定不行。
意曰。聲聞劣而不見聞。菩薩勝而能頓證。力用交徹。勝劣互收。成大緣起。方是深玄無差之差。則有三乘五性。差即無差。平等成佛。
末會有三。一文殊從善住樓出。一切部類俱隨智轉。舍利弗等六千比丘隨逐。文殊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歎文殊德。六千道成言下。心無疲厭。成就佛法。得無礙眼。入大法海。於文殊足下成道。
二經歷人間至福城東。說普照法界經。一萬諸龍。發菩提心。三乘人會權歸實。
三善財會。文殊為說諸法空。善財開發本有菩提心。寂然常住。依此參善知識。令普賢行速得圓滿。有十種心。發足南行順智光明。
一德雲比丘住勝樂國。解行發心。踏著妙峯山頂。證佛二身行也。諸佛隨念而現解也。
二海雲比丘住海門國。淨治心地。觀於業海心海法海十二支。普眼法離見聞覺知。
三善住比丘在楞伽道。修行住。於法性空中往來經行。諸天作禮恭敬圍遶。
四彌伽居士住達里國。從聖教生。說輪字法。妙音無礙。明利鈍根。說二乘法。
五解脫長者住聚落中。以方便力八相成道。現一切剎。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