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72页

。此中解脫即是勝解。隨諸物情。勝解所宜。如來勝解能現金銀等土。佛佛皆然。故云平等。
  證無中邊佛平等地。
  十八即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世親釋云。謂佛法身不可分限爾所方處。受用變化。亦不可說爾所世界。
  盡於法界。
  十九即窮生死際常現利樂一切有情功德。
  等虗空界。
  二十即無盡功德。謂佛實智如空無盡故。今經闕最後窮未來際。總別合有二十一句。義如前說。然佛地攝論約受用身。此約十身。所以知者。處摩竭提國。是變化土。而文既歎受用功德。明知報化二身二土本相融故。不須要約地前地上。則知五位通得見故。
  △三眾生世間圓滿。文二。初舉歎德。二列名歎德。前則多人具德。後則勝人具德。前中二。初舉數揀定。
  與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至)種種國土而共來集。
  △二顯具勝德三。初總標。
  悉具菩薩方便智慧。
  二別顯。文有一十九句。大意不出方便智慧。分二。初十歎自分德。
  所謂善能觀察一切眾生(至)善入無量諸方便法。
  前八皆有智慧方便。依體起用。上五皆以善能為首。
  知諸眾生空無所有而不壞業果。
  智空不壞業界。
  善知眾生心使諸根境界方便種種差別。
  知根器別明識。
  悉能受持三世佛法自得解了復為他說。
  持法化之。
  於世出世無量諸法(至)悉善觀察知無有二。
  後二明有方便慧。皆即事歸實。二九句歎勝進德。
  於一念中悉能獲得三世諸佛所有智慧。
  上一總明速成果智。下八皆是果智之用。
  於念念中悉能示現(至)清淨行願悉已具足。
  △三總結。
  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如來於無邊劫說不可盡。
  △二列名歎德二。初列名結數。
  其名曰普慧菩薩(至)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
  △二正明歎德。
  皆悉成就普賢行願。
  文有十句。上一總。餘九別。
  深心大願皆已圓滿。
  契理願圓。普眼滿故。
  一切諸佛出興世處悉能往詣請轉法輪。
  攝法上首。為普化故。
  善能受持諸佛法眼。
  受持正法。有普慧故。
  不斷一切諸佛種性。
  不斷佛種。普見有性故。
  善知一切諸佛興世授記次第名號國土。
  知佛化儀。光普徹故。
  成等正覺轉於法輪無佛世界現身成佛。
  示現成佛觀彼無故。
  能令一切雜染眾生皆悉清淨。
  淨染機照其源故。
  能滅一切菩薩障。
  摧他障有智幢故。
  入於無礙清淨法界。
  證法界覺法性故。上之九句若約別明。初句為願。餘八為行。通說則皆普賢行願。宿誓今滿。如十大願。普賢行現緣所作。故總句云。成就行願。又此十句。十人通具。初句文云。皆悉成故。亦句各顯一人之德。當釋名故故。總句為普賢故。餘九如次。前已配釋。此段即是眾成就也。
  △二三昧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
  普賢入者。是會主故。說普行故。
  名佛華莊嚴。
  萬行披敷。嚴法身故。即以法界行門心海。為三昧體。持無限故。說法成行。發起為用。依此體故。
  △三發起分。
  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
  先明地動警羣機故。
  出大音聲靡不皆聞。
  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者。前表解從他緣。故有他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所以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
  △四起分。
  然後從其三昧而起。
  三義如前解釋。
  △五請分分三。初標問意。
  爾時普慧菩薩知眾已集問普賢菩薩言。
  當機眾集。說法時至。此為問意。何以前來諸會經文。先問後定。今乃翻此。此有二意。一說儀無定。前表重法感。而後應此明悲深。觀機欲說。眾既已集。故先入定。令知說主。二約所表所來意。明從相入實。以成正解。此中意明。依體起用。以成正行。故不同也。普慧問者。稱法界慧。能發行故。一人問者。行獨已成。非如解故。
  △二正顯問端。有二百問。其別行度世經。別作六番問答。番番之中。先問次答。動地現瑞。顯益證成。古來諸德皆依彼文。用科此經。以為六段。初二十句。問十信行。
  佛子願為演說何等為菩薩(至)何等為演說佛。
  △二有二十句。問十住行。
  何等為發普賢心(至)何等為變化。
  △三有三十句。問十行之行。
  何等為力持(至)何等為入無上菩提如海智。
  △四有二十九句。問十迴向行。
  何等為如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