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獄天子。若約所益。亦通無色。三界皆益故。三約洲。但列閻浮。餘三略無故。或成難故。四約乘。無二乘。不共教故。下為顯法。亦不見聞故。智度論云。若小乘經初。唯列聲聞。若大乘經初。具列菩薩聲聞。若一乘經初。唯列菩薩。故指此為不共教。或大乘經。唯列小者。為引攝故。如金剛經。或唯列大。亦屬大乘。主伴不具故。主伴具者。必是一乘。五約部。無四眾。未說小教故。六約主。無人王。王未知故。七約三聚。無邪定。彼障隔故。生盲之流。但冥益故。八約內外。無外道。非彼測故。九約諸天。無無想。入邪定故。十約善惡。無惡魔。不為違害。天中攝故。上十。且隨相說。圓融應有。即無所不具。
第九聞不聞者。約權。前後皆互得聞。約實。當會自聞。縱不起前。而趣於後。亦各不相知。若約頓機。許一時頓領。上之九門且從顯著。略為此釋。中本廣本。或隱或顯。不可執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六(入第一卷經第四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十釋文。第一會中。前總四十眾。大分為二。初一同生。餘是異生。故地論云。解脫月是同生眾故。又云。同生眾請。則知兼有地前。明知不約地位。餘釋云云。不符論意。云何名為同異生耶。然有二義。一謂雜類。作諸異生種種形故。菩薩得法性身。同人作一類菩薩形故。二菩薩為同者。通諸位故。神等為異。法界差別德故。
其四十眾。文皆有三。一標數辨類。二列名結數。三攝德圓周。今初同生眾三。初標數辨類。
有十佛世界微塵數。
標數也。下辨世界。略有三類。一世界。二種。三海。今云世界。則非種非海。權實共許一三千界一佛化境故。或名佛剎佛土。皆準此也。微塵者。七極微量也。謂抹三千界。並為微塵。一塵為一菩薩。則數已難量矣。況舉十數。表無盡耶。
菩薩摩訶薩所共圍繞。
辨類也。即揀非餘眾。具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今從略耳。然有三釋。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化眾生。即悲智所緣之境。從境立名。故名菩薩。二菩提是所求之果。薩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薩。三薩埵此云勇猛。謂於大菩提。勇猛求故。摩訶云大。大有四義。一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三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後二或唯地上。更有諸大。亦不出此。此等並是舍那佛內眷屬。動止常隨。故云所共圍繞。
△二列名結數者。夫聖人無名。為物立稱。雖得名千差。而多依行德。行德皆具。而隨宜別標。文二。初列十同名。
其名曰普賢菩薩摩訶薩。
先十同名普者。顯具法界總相德故。後十異名者。顯具法界別相德故。總別相融。同一法界。今初十名之普。是別之總。普下十異。顯即普能別。普義方成。此是古今諸佛。同行普賢之行。隨於諸位。差別不同。縱成正覺。亦普行攝。故先明之。
言普賢者。體性周徧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此約自體。又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此約諸位普賢。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此約當位普賢。又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此約佛後普賢。位中普賢。悲智雙運。佛後普賢。智海已滿。而運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窮未來際。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約融攝。所以先列者。為上首故。法門主故。法界體故。一切菩薩無不乘故。無一如來非此成故。令諸聞者見自身中如來藏性。行普行故。上雖多義離釋。今從別稱合釋。無處不賢。名曰普賢。即體普也。此一為總。餘九為別。
普德最勝燈光照菩薩摩訶薩。
二德普。謂稱性之德。充於法界。以為最勝。委照無遺。如燈之光。
普光師子幢菩薩摩訶薩。
三慧普。徧照嚴剎。決定高出故。
普寶燄妙光菩薩摩訶薩。
四行普。內行圓淨。智燄外燭。故稱為妙。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摩訶薩。
五音普。具一切音。演佛淨土深廣高出之行故。
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摩訶薩。
六智普。照佛法界無盡境故。
普寶髻華幢菩薩摩訶薩。
七心普。智寶嚴於心頂。通行等華高出物表故。
普覺悅意聲菩薩摩訶薩。
八覺普。徧覺性相。聲皆悅機。故無不歸者。
普清淨無盡福光菩薩摩訶薩。
九福普。障無不淨。稱真無盡故。
普光明相菩薩摩訶薩。
十相普。無光相之光相。徧益眾生故。六相圓融思之。
△二列十異名。
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
十德十山皆依大海。十地十度皆依佛智。海中看月。淨而且深。依智嚴剎。深而且淨。如海即大。如月即明。故以名也。
雲音海光無垢藏菩薩摩訶薩。
講如雷震。故曰雲音。辯才汎灩。猶如海光。又海上有光。天涯無際。佛智起用。一念普周。淨惑無窮。名無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