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即是分說。此上諸說。通三世故。故普賢行品云。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等。廣則無量。法界品中。類非一故。如僧祗隨好。即是佛說。餘會多菩薩說。法界品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即器界說。至文當知。其能說人。用法不同。或用音聲。或用妙色等。如教體中辨。
第七依聽人者。子期云喪。伯牙輟絃。若無聽者。終無有說。即下諸眾。略有十類。至文當明。除當機眾。餘皆是緣。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然唯約說者。前人此法故。略有二類一者。智慧最為首故。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告金剛藏言。亦是汝勝智力故。二者。餘行願力。十方諸佛。告普賢言。亦以汝修一切諸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第九依請人者。若約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約敬法重人。要須誠請後說。初心識昧。未解諮求。上智慈悲。騰疑啟請。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諸會有無。現相品當辨。
第十依能加者。夫聖無常應。應于克誠。心冥至極。故得佛加。然佛若自說。則不俟加。如第九會。因人有說。要假上加。其第八會。行依法修。不異前故。略無有加。二七不入定。故無有加。餘皆具有。所以加者。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一說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因相可說故。若爾僧祇隨好。應非一切。表微細難知故。超出因果故。然施設不同。不應一準。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普光法界。無顯有冥。餘皆具二。顯必有冥故。餘至下明。
△第二藏教所攝中二。先藏攝。後教攝。前中亦二。先藏。後攝。
今初藏。謂三藏二藏。通稱藏者。以含攝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
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初中。先辨名。後顯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怛纜。此皆梵音楚夏。古譯為契經。智論之中。名為經藏。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持業釋也。復云。正翻名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有云。案。五印度。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則經正是敵對。斥於古德。經非敵對。今更詳之。若一名四實皆為敵對。則古如所破。若兼順義。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故梁攝論。譯為聖教。彼論云。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為成聖教故。加修多羅名。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但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二顯相者。四域四名。所目雖殊。意義相似。故同稱修多羅。而聖教多含。具上三義。故雜心云。經有五義。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顯示。四曰繩墨。五曰結鬘。涌泉。則注而無竭。出生。則展轉滋多。義同井索。有汲引故。顯示。正是聖教顯事理故。繩墨。則揩定正邪。亦是繩之為經。能持於緯。同席經義。結鬘。同線。線能貫華。結成鬘故。總上五義。不出貫攝。故佛地論第一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所化生故。此或貫攝通所說所化。或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又世親攝論。釋貫穿云。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依者。謂依於是處。由此為此。而有所說。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處。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徧處。菩提分。無礙解。無諍等。義者。隨順密意說等。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大同此說。餘義。至十二分中當明。
第二毗柰耶藏。初名。後相。前中亦名毗尼。梵言之略耳。此翻為調伏。謂調練三業。制伏過非。調練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惡。就所詮之行彰名。即調伏之藏。或能詮藏。有調伏之能。即有財釋。契經藏中。類有此釋。毗尼。或翻為滅。滅有三義。一滅業非。二滅煩惱。三得滅果。或名尸羅。具云翅怛羅。此云清涼。離熱惱因。得清涼果故。亦名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就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為別。亦翻為隨順解脫。此據果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果故。亦名性善。如十誦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實能持故。後顯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若別說者。世親攝論云。毗奈耶有四義。謂犯罪故。等起故。還淨故。出離故。廣如彼論。
第三阿毗達磨藏。阿毗名對。達磨云法。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為勝。二法相法。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二俱名相。法既有二。對亦二義。一者對向。謂向前涅槃。二者對觀。觀前四諦。其能對者。皆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等。由對果對境。分二對名故。慧但是對。而非是法。非所對故。言對法者。法之對故。故對法藏。特名慧論。舊譯為無比法。以詮慧勝故。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