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屬數。
十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
無盡法故。
△四照分齊。
充滿一切十方國土。
充滿十方。通方教故。
△五明光勝益。文有十句。
若有眾生應可調伏其光照觸即自開悟。
無明重者。自覺智開。
息諸惑熱。
煩惱深者。息現行惑。
裂諸蓋網。
勤修難出。裂五蓋網。
摧諸障山。
三障重者。摧諸障山。
淨諸垢濁。
未解脫者。淨心垢種。
發大信解。
未信大者。發起入住。
生勝善根。
闕資糧者。生其勝善。
永離一切諸難恐怖。
未入地者。除五怖畏。
滅除一切身心苦惱。
色累功用。滅身心苦。
起見佛心趣一切智。
滯無生者。見佛趣果。此約差別。對治以釋。若約橫配。生善見理。可以準思。
△五當機雲集二。初通顯諸王雲集致敬。
時一切世間主并其眷屬(至)悉詣佛所頭面禮足。
△二別顯諸王雲集儀式。二先廣明喜見。即正出本事之緣。文六。初標名辨統。
諸佛子彼燄光明大城中(至)統領百萬億那由他城。
△二總辨眷屬。
夫人采女三萬七千人福吉祥為上首王子五百人。
有德曰夫人。有色曰采女。別本王子云。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案瓔珞本業經上卷云。十住銅輪寶瓔珞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銀輪寶瓔珞五百子。金輪一千子初地四天王萬子。二地忉利天王二萬子。三地已上乃至淨居天王。但云眷屬亦如是。故知無過二萬子者。若三界王即當等覺。又以一切菩薩為眷屬。桉喜見所統。但以城言。又見佛興。至第三佛。方云去世銀輪五百。斯為正也。若約教異。理亦可通。
大威光為上首。
有大威德。其道光明故。
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見為上首。
△三威光得益二。初舉因總標。
爾時大威光太子見佛光明(至)即時證得十種法門。
△二列益名體。皆從勝用標名。
何謂為十所謂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
佛德圓滿。摧障稱輪。定中能知。故受期稱。
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
此總持能持諸佛普法。
證得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
即空涉有名為方便。斯則權實雙行。為不共般若。稱體用之廣大。
證得調伏一切眾生大莊嚴大慈。
以二嚴調伏真實慈也。
證得普雲音大悲。
法雲震音。能拔苦本。
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
稱理法喜。故德無邊。自他俱慶。心為最勝。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也。
證得廣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
善巧起用。平等無思。通從此生。故名為藏。
證得增長信解力大願。
盡眾生界。荷負無疲。要令信解。為大願也。
證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辯才門。
所有辯才。皆入佛智。自他俱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德法。次四熏修法。後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無邊。稱性廣大。智契貫達。並受證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八
十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九(入第十一卷經第五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偈讚如來二。初說偈之由。
爾時大威光太子(至)普觀大眾而說頌言。
△二正陳十偈。分為三別。初二偈示佛出現。
世尊坐道場清淨大光明(至)一切所瞻奉。
既滅闇難遇不可失時。
△二令觀佛德。
汝觀佛光明化佛難思議(至)心生大歡喜。
有德有慈。真可歸也。
△三引例勸歸。
觀諸菩薩眾十方來萃止(至)瞻仰於法王。
無遠不歸。故宜往見。
△五父王宣告二。初宣告所因。
諸佛子彼大威光太子(至)觀諸眷屬而說頌言。
以聞讚故。太子道深。親承佛益。王機猶淺。轉假他聞。
△二正以偈告。十一偈分三。初有三偈。集眾勸觀。
汝應速召集一切諸王眾(至)共往觀如來。
△二令辦供。
一切諸城郭宜令悉清淨(至)皆令在空住。
鄭注禮云。巾猶衣也。謂繒綵衣帶。牽繫於車。廣雅云。馭駕也三齎供供佛。
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歡喜妻子眷屬俱往見世所尊。
△六俱行詣佛。
爾時喜見善慧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初導從持供。後至而設敬。
△二略列諸王。
復有妙華城善化幢天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