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钞玄谈-唐-澄观-第114页

偈云菩薩功德無有邊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無量無邊佛於無量劫說不盡何況世間天及人一切聲聞及緣覺能於無量無邊劫讚歎稱揚得究竟釋曰法界偈末結佛德無盡此結十行菩薩之德不可盡耳而言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眾生由可數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賢諸佛子功德邊際無能測一毛度空可得邊眾剎為塵可知數如是大仙諸佛子所住行願無能量此結迴向行願無盡十地末云十方國土碎為塵可於一念知其數毫末度空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德無盡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結無盡故非一部之流通也。
  經來未盡未必在後。
  經來未盡者破第五師言未必者容許後有但不必定耳如毗盧遮那品末或隨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難取定。
  眷屬流通但約義故。
  眷屬流通者即第六師以約義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根本法輪攝彼眷屬故云攝群經為眷屬何必將彼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獨用彼為此流通。
  ▲故依遠公。
  三結歸正義也。
  ▲二問答相屬科者古云此九會中大位問答總有五番第一會中大眾起四十問或當會答盡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二從第二會初有四十問至第七會末答盡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間雖有諸問並是隨說隨問非是大位問答不思議品不問因故三第八會初起二百問當會答盡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四第九會初起六十問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現相答名頓證法界分五福城東善財求法等別問別答名歷位漸證分。
  第二問答相屬科文分為二初通敘昔說二密示今意今初古云此九會者疏意存四故舉古釋以第五無大位問答故。
  ▲古德以善財猶屬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兼取流通以為五分未爽通塗。
  古德以善財下二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為四一五無大位問故二第五屬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則前唯四第四應名依人證入成德分兼取流通者順於古義第一分中既攝一部序分不於正宗之四分為五分故取流通為第五分理亦無違但無大位之問故疏合四耳。
  ▲三以文從義科者此經一部有五周因果即為五分初會中一周因果謂先顯舍那果德後遮那一品明後本因名所信因果二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中隨好品名差別因果謂二十六品辨因後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賢行品辨因出現品明果即明平等因果非差別顯故亦名出現因果四第八會初明五位因後明八相果明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名證入因果因果二門俱證入故各分因異果亦為十也。
  第三以文從義科謂據現文但有其四四位大問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別平等二義故分為五周因果初明五位因等且依一相以八相是應現故故屬果攝若尅實而言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門皆屬因攝若以八相為果果有一十九門餘皆屬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離世間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廢於位名意有行故。
  ▲四前後攝疊科者一部分二謂前九會是本會亦是佛會佛為主故從文殊至福城東已後並是末會亦是菩薩會以諸善知識為會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會明所成解行後一顯所證法界三就前中復二初七會明歷位修成行後一明圓融周普行四前中復二初明修生因果後普賢下二品明修顯因果五就前復二初明修生因後不思議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復二初明位中因行後十定下六品明位後之行七就前復二初明地前比行後第六一會明十地證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後第三會已去三會明入位三賢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後問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薩行十就前中復二初會明佛依報果後名號下三品明佛正報果。
  四前後攝疊科者雖有十重總為二分從後倒攝節節除後就前分二故初位前者以四十二位明義十信未成位但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五前後鉤鎖科亦分為十。
  五前後等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標數二正釋。
  ▲一第一會為依報因果前明依報果後毗盧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盧遮那及第二會初三品為正報因果前因後果三以名號至菩薩住處名依起因果依於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後因四從問明品至隨好品明差別因果前因後果。
  一第一會下第二正釋也於中分三初通釋前四二別釋第五三通釋後五今初然文有十節謂一經初五品五毗盧遮那品三名號下三品四問明至住處有二十三品為一節五不思議至隨好三品為一節六普賢行品為一節七如來出現品為一節八離世間品為一節九入法界品為一節初後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離世間品及第十法界各自為一重因果故得為十。
  ▲五取不思議下至普賢行品為圓融因果前果後因。
  五取不思議下二別釋第五文分為四初正釋二解妨三引證四結成今正釋也。
  ▲以不思議等與前為果果別於因與後為果則一一融攝。
  以不思議下二解妨謂有問言差別圓融二義非一如何前差別果得為圓融果耶故通意云雖不思議等經文是一所望異故果別於因成差別因果果自圓融得成圓融之果言圓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故三十六門門門之中含十句故所說之相難測量故品名標為不思議故。
  ▲然有六義證成。
  然有六義下三引證證成不思議等三品為普賢行之果普賢行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