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钞玄谈-唐-澄观-第33页

名兼成上慧義。
  ▲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
  世親攝論云下第二辨相於中二先總標。
  ▲對義同前數者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伏者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通者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
  後對義同前下別數者數字通去入二聲此取去聲數數宣說者數即入聲自相者如色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等共相者共有無常苦空等廣如十地疏明論處所等者即瑜伽論說論有七例頌云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論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亦如初地中辨言勝伏他論者勝約能立伏約能破故梁論云伏者此法能伏諸說立破二能由正說依止等方便故通者梁論名解由阿毗達磨修多羅義易解了故。
  ▲亦名優波提舍此云論議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與義為本為母亦云依藏生解藏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磨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異名可知也問曰三藏前二是佛所說後一論藏是菩薩說是則如來不說三藏耶答婆沙最初即有此問問曰誰造此論答佛世尊誰問誰答或云舍利弗問或云諸天問乃至或云化比丘問佛答若爾何以云迦多演尼子造答彼諷誦耳有云亦是彼說是則論藏有是佛說有是菩薩說取經中義廣以釋之以本統末亦佛說三藏耳。
  ▲然此三藏約其所詮略有二門一者剋性則經詮三學律唯戒心二學論唯慧學如攝論說二約兼正則三藏之中經正詮定毗尼詮戒論詮於慧兼各通三。
  然此三藏下第三總顯所詮也如攝論說者亦是世親攝論第一論云又能說三學故立素怛纜藏能成辨增上戒增上心學故立毗奈耶藏謂具尸羅即無悔等漸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辨增上慧故立阿毗達磨藏謂能決擇無倒義故梁論亦同言兼各通三者經中戒慧其文非一毗尼增三文云云何增戒學所謂增心學增慧學是名增戒學等。
  ▲第二明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
  第二明二藏等者疏文有四一標。
  ▲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
  二即由前下釋。
  ▲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為聲聞藏及菩薩藏攝大乘同此。
  三故莊嚴下引證。
  ▲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
  四此就二乘下出所以於中分三初正出為二所以。
  ▲若約教行別故即開三乘以為三藏如普超等經。
  次若約教下出三乘三藏不同。
  ▲又由緣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佛在世時攝屬聲聞故但分為二即是大小半滿不同。
  後又由緣覺下重成二藏之義言即是大小半滿不同者諸經論中多以大小相對故分大藏之中大乘經律論小乘經律論別華嚴般若等為大乘經藏菩薩戒善戒經等為律瑜伽智度等為論小乘四阿含等為經五部律為戒婆沙等為論故大小三藏迢然不同言半滿者即出涅槃北經第四如來性品文云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毗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等下合云所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如來視於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乃至云我今亦爾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上即經文半滿是喻大小是法餘可知矣又西方三藏之外加一雜藏謂陀羅尼五明論等為四藏大小俱有則有八藏若六波羅蜜經說有五藏小乘三藏及雜藏菩薩大乘為一藏故若大開為三則有七藏三乘各三便是九藏加一雜藏便為十藏三乘各四應十二藏。
  ▲第二明所攝者此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兼詮餘二十藏等品廣顯戒故問明等品顯論議故若就修多羅中以義揀教則唯十藏攝具足主伴顯無盡故教義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薩藏若分權實但菩薩藏一分所攝權不攝故。
  第二明所攝下文中有二初明彼攝此經。
  ▲若約此攝乃至聲聞亦此經攝此能包含無量乘故揀於權實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所攝竟。
  後若約下明此攝彼藏文並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卷第四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第二明教攝者教有二種。
  ▲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
  ▲二者諸宗立教不同今當略釋。
  二者諸宗立教等者由前經藏有權實等故有此門於中三一標舉將說二總辨深玄三開章別解今初可知。
  ▲夫教海沖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辯叵窮。
  夫教海沖深下二總辯深玄有標釋結今初教海總含深廣文略語深法雲智光略明其廣下經云一切諸佛雲雨說法唯十地菩薩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佛剎微塵法門海故雲雨說法故夜摩偈讚品勝林菩薩云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曀赫日揚光輝十方靡不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故云智光無際妙辯叵窮者法華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故四辯八音不能談其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