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钞玄谈-唐-澄观-第45页

無不與實相相應一攝一切故是則藏通別三義皆不成但成圓教義耳故云覈其定實餘三不成但成當教中義耳。
  ▲但判華嚴兼於圓別以就登地已上約寄位行布為別義故名異義同亦無大過。
  但判華嚴下第三重通圓別二教定其去取以彼判諸經云華嚴兼謂兼別教是則迷其行布謂為別教但取圓融以為圓教雖成二教各失一邊合而融通方成了義順華嚴宗由行布圓融二互相攝故如前行位中辨若與之者則名異義同故無大過若奪之者則失華嚴本意故今不取是故此段名定其去取餘義廣在四教要略已備。
  ▲三唐初海東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
  三唐初海東下二先正立後順違前中二先正立。
  ▲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於中未明法空名別相教說諸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具明普法名圓滿教。
  後然三乘共學下解釋是則未明法空成別非四諦十二因緣等別具明二空為通不取三乘共學故前二依天台而小異以不共釋一乘非合三為一。
  ▲然此師大同天台但合別圓加一乘分耳。
  ▲自言且依乘門略立四種非謂此四遍攝一切故無有失。
  然此師下辨順違先出本義自言下正辨順違良以自謙非攝一切故得無失若有別理推在攝不盡中故。
  ▲四賢首弟子苑公依寶性論立四種教。
  ▲論云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薩。
  ▲言四教者一迷真異執教當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當彼二乘三真一分滿教當彼初心菩薩四真具分滿教即當彼識如來藏者。
  ▲初教謂諸外道迷於真理廣起異計二謂小乘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故名為半如涅槃半字三謂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而雙辨二空故名為滿四由具隨緣不變二義故名具分。
  ▲廣如彼說。
  賢首弟子下亦二先正立後順違前中五一總以標舉二論云下引論為據三言四教下正明所立四初教謂下別示其相五廣如下結廣從略彼疏又明此所立教依所詮法性以顯能詮初教法性全隱次一法性分顯三即分隱四即全顯法性雖一顯有不同故成四耳若約乘收其第二教即是小乘三即三乘中大乘四即一乘此亦多同光宅四乘。
  ▲然今判聖教那參邪說若對教主應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內外及六師等。
  然今下辨順違中先別破後結非前中又二先破初一後破後三今初有邪正混雜過若對教主下遮救謂恐有救言若不識邪安能知正邪正對辨則皂白分明今故遮云若欲爾者應總分邪正然後於邪正中方可分其大小等耳故為立式應如此方先分三教於儒教中方辨九流七經於道教中方論道德之別於佛教中方說大小權實則無混濫不然即如西域先分內外外中方分六師或十宗等等者等取內教之中分大小等言六師者淨名有名一富蘭那(名也)迦葉(姓也)二末伽梨(名也)俱奢梨(母名)子三刪闍夜(名也)毗羅胝(母名)子四阿耆多(名也)翅舍欽婆羅(弊衣名也)五迦羅鳩馱(名也)迦旋延(姓也)六尼揵陀(名也)若提(母名)子此六各起一見如第六地引。
  ▲又依涅槃為半滿者後二既滿不應復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變一分豈名為滿又涅槃半滿豈唯約二空豈彼不說妙有而訶空耶。
  又依涅槃為半滿下破後三教然彼師意以真如有二分具說二分為具分唯說不變為一分但明生空為半具顯二空為滿今難半滿乃有二義一若約第二義已稱為滿不合唯得一分若滿中有一分義者涅槃滿字亦唯一分則亦未滿故云不應復有一分之言一分之言意在第三教也二有救言涅槃但約二空論半滿不約真如等者則違涅槃涅槃既云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何得言唯約二空論半滿是知二空猶是涅槃半字雙照空不空方為滿耳故彼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菩薩見空及與不空故疏云彼豈不說妙有而訶空耶。
  ▲故其所立未為允當。
  故其所立下結非也。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頗三藏立一四諦教謂阿含等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觀行教謂華嚴經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說正法事故。
  一波頗三藏者案般若燈論序云中天竺國三藏法師波頗密多羅唐言明友學兼半滿博綜群詮喪我怡神搜玄養性遊方在念利物為懷故能附材傳身舉煙召伴冐氷雪而越[葸-十+夕]嶺犯風熱而度沙河時積五年途經四萬以大唐貞觀元年歲次娵觜十一月二十日頂戴梵文至止京輦昔秦徵童壽苦用戒兵漢請摩騰遠勞蕃使詎可方茲感應道契冥符家國休祥德人爰降有司奏見殊悅帝心其年有敕安置大興善寺仍請譯出寶星陀羅尼經般若燈論莊嚴論等云云言阿含者具云阿笈摩此云教也。
  ▲此釋名局以觀行等皆互有故。
  此釋名局下辨順違以上立義各指一經一經之中各有四諦觀行等故如華嚴涅槃皆有四聖諦品廣顯其相大集等經非無觀行等故。
  ▲二賢首所立五教至下當知。
  二賢首所立等者以下文依之故今略指然昔來更有耆闍法師立六種教一因緣宗教二假名宗教三不真宗教謂說諸法